泳衣后背被挂网当广告?网友怒斥:比泳池水更脏的是商家良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9:41 1

摘要:江苏南京王女士与朋友在健身中心游泳时,被教练偷拍背面泳装照并发布于小红书账号用于商业引流。王女士发现后要求删除帖子、退卡及赔偿精神损失,经民警调解后双方初步达成退款和赔偿协议。但后续因赔偿金额分歧(从两人共计980元改为每人980元)及健身中心要求“先删曝光帖

江苏南京王女士与朋友在健身中心游泳时,被教练偷拍背面泳装照并发布于小红书账号用于商业引流。王女士发现后要求删除帖子、退卡及赔偿精神损失,经民警调解后双方初步达成退款和赔偿协议。但后续因赔偿金额分歧(从两人共计980元改为每人980元)及健身中心要求“先删曝光帖再协商赔偿”,矛盾升级。

涉事方立场

- 健身中心:辩称“仅拍摄背部不构成侵权”,已删除帖子并开除涉事教练,认为王女士“变卦”且网络发酵损害公司名誉。

- 王女士:拒绝“删帖前置”条件,坚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是否构成侵权

尽管健身中心以“未露脸”为由否认侵权,但法律界指出:

- 隐私权:泳池环境下的泳装形象属于私密状态,结合场所、时间等信息可能被特定人群识别身份(如亲友辨认背影),构成隐私侵权。

- 肖像权:未经允许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即使未露脸),仍可能触犯《民法典》相关规定。

- 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偷拍他人隐私可处拘留或罚款;民事上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

赔偿合理性争议

双方对精神损失金额的分歧反映了司法实践中“实际损害程度”的举证难题。类似案例中,法院通常结合传播范围、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裁量。

偷拍乱象普遍化

- 同类案例:河南漯河女学员被教练偷拍私密照并用于刷好评;广东某游泳教练偷拍小学女生照片发至群聊并附低俗评论,涉事者被行拘。

- 行业现状:美容院、舞蹈培训机构等常未经允许直播顾客做项目或训练过程,利用身材、动作等吸引流量,甚至引发网络猥琐评论。

- 数据佐证: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公共场所偷拍用于商业宣传的案例同比上升67%,健身房、游泳馆成高发区。

商业逻辑异化

健身行业获客成本攀升,部分机构将顾客隐私转化为“流量商品”,利用偷拍内容制造“身材焦虑”或“软色情”噱头引流。例如,有门店专门拍摄女性深蹲等动作,配以暗示性标签吸引关注。

行业监管缺失

目前健身行业无专项法规约束偷拍行为,多将其归为“个人道德问题”,导致监管灰色地带。需推动立法明确从业者行为规范,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消费者维权建议

- 固定证据:及时保存偷拍内容、传播记录及沟通记录。

- 司法优先:避免接受“私了”,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赔偿并追究机构连带责任。

- 舆论监督:曝光典型案例形成社会压力,倒逼行业整改。

平台责任强化

社交平台需加强审核机制,对偷拍引流内容及时下架,并配合司法机关提供涉事账号数据。

此次事件暴露了商业利益与隐私保护的深层冲突。正如评论指出:“即使未露正脸,偷拍传播仍是对人格尊严的冒犯”。唯有通过法律完善、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多管齐下,才能遏制此类“病态引流”现象的蔓延。

来源:东瓜大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