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开春以来,很多种菜的朋友都在抱怨白粉虱、蜗牛和菜青虫特别多。
今年开春以来,很多种菜的朋友都在抱怨白粉虱、蜗牛和菜青虫特别多。
这些害虫对蔬菜的伤害相当严重。叶菜类蔬菜被咬得千疮百孔,根本卖不出好价钱。
瓜果类蔬菜更惨,被侵害后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不少种植者反复用药都防不住,又担心农药残留问题。
其实不用着急,我有一些不用打药的好方法。
白粉虱
今年天气总体特点,为什么导致白粉虱、蜗牛、菜青虫特别多
今年天气冬季温度偏高,春季雨水偏多,这种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害虫繁殖。
温度高意味着害虫越冬存活率高,开春后虫源基数大。
雨水多则提供了湿润环境,蜗牛这类喜湿害虫尤其活跃。
大棚种植环境更是为害虫提供了稳定的温床,温度湿度都可控,反而成了害虫的庇护所。
这种天气条件下,白粉虱、蜗牛和菜青虫的繁殖速度加快,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难度自然增大。
白粉虱
白粉虱
白粉虱是一种很小的白色飞虫,喜欢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
危害很大,不仅直接取食造成叶片褪绿萎蔫,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此外,白粉虱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繁殖速度还极快,一年可发生十多代,而且对多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
防治白粉虱有五种不用药的方法。
第一是使用黄色粘虫板,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悬挂黄色板可有效诱杀成虫。
第二是安装防虫网,在大棚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60目以上的防虫网,防止白粉虱迁入。
第三是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白粉虱讨厌银灰色,可有效驱避。
第四是利用天敌昆虫,释放丽蚜小蜂等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
第五是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喷洒,这些属于生物农药,安全无残留。
蜗牛
蜗牛是软体动物,喜欢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夜间取食为害。主要咬食蔬菜的嫩叶、嫩茎,造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将幼苗全部吃光。
蜗牛爬行过的地方还会留下白色黏液痕迹,影响蔬菜商品性。
蜗牛的棘手之处在于昼伏夜出,隐蔽性强,而且繁殖力惊人,一只蜗牛一年可产卵数百粒。
防治蜗牛可以不用化学办法:
第一是人工捕捉,利用蜗牛夜间活动的习性,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人工捕捉。
第二是设置障碍物,在菜地周围撒生石灰、草木灰或硅藻土,蜗牛爬过这些物质会脱水死亡。
第三是使用啤酒诱杀,将浅盘埋入土中倒入啤酒,蜗牛会被吸引落入淹死。
第四是种植驱避植物,在菜地周边种植薄荷、罗勒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
第五是利用天敌,保护或饲养步甲、青蛙等蜗牛的天敌。
菜青虫
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
它啃食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
菜青虫的粪便还会污染菜叶,影响蔬菜品质。
此外,菜青虫的幼虫期长,食量大,而且具有保护色,不易被发现。
菜青虫
防治菜青虫的方法:
第一是人工除虫,定期检查叶片背面,发现卵块和幼虫及时清除。
第二是使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对菜青虫有特效,安全无公害。
第三是安装防虫网,防止菜粉蝶飞入产卵。
第四是使用植物提取物,用辣椒水、大蒜汁等喷洒有驱避作用。
第五是保护天敌,利用赤眼蜂、茧蜂等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
菜青虫
其实,遇到虫害真的别慌,很多人有这几种错误心态,很不可取
遇到虫害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慌张,慌张之下容易盲目用药,不仅效果差,还可能加重问题。
有些人迷信特效药,总觉得有一种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想法很天真。
害虫防治需要综合措施,单一手段很难见效。
还有人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天用药明天就指望虫害全无,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导致用药过量。
最可笑的是有些人过分依赖专家,每次遇到问题就到处求助,就是不肯自己动手尝试。
这些心态都很不可取,防治虫害需要冷静观察、科学判断,更重要的是亲自动手实践。
记住,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持续用心的管理。
防治害虫不代表必须依赖化学农药。
这些不用药的方法虽然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效果持久且不会造成农药残留。
最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
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菜园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害虫问题反而逐渐减轻。
种菜本来就是个需要耐心的话,防治害虫更是如此。
来源:小农民挖穿地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