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报季来了,这家媒体上线财报智能体 10秒穿透财报迷雾,开启智能投研新时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1:06 1

摘要:A股年报季来临时,不少投资者总是“又爱又愁”:一方面,这是各家上市公司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业绩、分红、经营战略等重要信息均会披露;另一方面,动辄数百页的年度报告,其中还有大量专业、生疏词汇,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A股年报季来临时,不少投资者总是“又爱又愁”:一方面,这是各家上市公司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业绩、分红、经营战略等重要信息均会披露;另一方面,动辄数百页的年度报告,其中还有大量专业、生疏词汇,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其实,不仅投资者,不少上市公司发年报也有烦恼:年报写了那么多,公司的亮点能精准传递给市场吗?一些关键的指标,业外人士能准确解读吗?除了营收利润等常规经营信息,投资者还想看啥?

今年,上述情况将发生变化——3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每经)宣布旗下财报智能体正式上线,该智能体通过深度融合最前沿的AI技术与每经20年沉淀的财经专业能力,以“精准、高效、专业”为核心,将为投资者、企业及研究者提供全维度决策支持,助力财经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据了解,每经财报智能体具有一键生成、智能分析、助力投资等核心功能,聚焦投资者与企业的核心需求,让每一份财报都值得深读。

在一键生成方面,只要公司发布财报,即可触发财报智能体深度分析,用户可10秒直接生成财报可视化长图,在海量信息中透视财报,精准识别增长潜力与潜在风险,厘清公司真概念,看懂公司真价值。

此外,每经独家打造的“雨燕智宣”AI短视频生成平台,可实现财报解读视频秒级生成,不仅能一键自动匹配媒资,可视化解读财报数据,精准传递企业价值,还能一键全平台分发,助力传播效率提升。

在智能分析方面,财报智能体接入了每经财报独家知识库,围绕公司业绩、财报洞察、财务分析、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等维度,针对已发布的企业年度报告,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年报解读。

同时,在每经财报智能体上,还链接了每经记者深入业绩分析会、股东大会所采写的公司现场报道,董秘、董事长对话等深度报道,真正做到有现场、有对话,解决传统分析中“数据堆砌”“解读模糊”的痛点,除投资分析外,同样适配研报、路演、投决会等多场景需求。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财经媒体之一,每日经济新闻始终秉承“新闻决定影响力”的理念,坚持“专业、深度、故事、传播”的编采方针,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财经内容。近年来,《ofo迷途》和《婴儿之殇与“雅培母乳强化剂”召回疑云》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在中国财经媒体中创新性推出“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和“每经品牌100指数(代码:931852)”。在技术创新方面,早在2019年,每日经济新闻就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启动“每经AI战略”,陆续推出AI快讯、AI电视、“雨燕智宣”AI短视频生成平台、智能媒资库和编采“超级个体”等创新项目,在媒体融合与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一路飞奔前行。

1个多月前,每经宣布全面接入六大AI(人工智能)模型,正式启动“136计划”,用户通过每日经济新闻App和每经网就能与大模型自由对话,还能一键“问公司”“问投资”“问基金”,进入“每经大模型平台”页面,即可使用DeepSeek、Kimi、豆包、智谱清言、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6款大模型中任意一款进行自由问。

根据最新报道,每日经济新闻App已火速上线新版DeepSeek-V3等大模型,截至3月28日,“136计划”自上线以来累计使用次数已破21万。可见AI浪潮下,每经AI产品的加速推出并非“逐浪”,而是立足用户需求,深度融合自身财经专业优势,构建AI类创新性产品。此次上线财报智能体,也是每经在财经智媒转型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式创新。

从首创AI快讯系统实现上市公司公告秒级生成,到搭建全球首个无人化AI(人工智能)电视,再到推出智能媒资库支撑跨模态内容生产,每经已构建起覆盖“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内容创作—传播分发”的全链条AI能力。经过六年磨砺,每经的财经智媒角色,也正从“信息传播”向“决策赋能”拓展。

未来,每经将继续深化AI与媒体业务的融合,探索前沿技术应用,打造“内容+数据+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