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节不一般,扫墓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0:37 1

摘要:“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时间过得真快,北京时间2025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七)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清明节不仅是我国三大祭祖节之一,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在《岁时百问》中对“清明”就有着明确的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说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时间过得真快,北京时间2025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七)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清明节不仅是我国三大祭祖节之一,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在《岁时百问》中对“清明”就有着明确的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说的就是进入清明节气,万物生长,自然界呈现出“清洁明净“的景象,故得名“清明”。

清明作为节气,最早在《淮南子·天文训》等古籍中早有记载。但作为祭祀节日,清明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起初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有关,在古代,帝王将相会定期前往祖先的墓地祭祀,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这种祭祀仪式被民间纷纷效仿,并成为了一种固定的风俗,那就是清明节的“扫墓祭祖”

在周代时期,墓祭制度开始规范化,将祖先崇拜纳入礼制范畴。汉代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孝”道观念深入人心,祭祀祖先被视为孝道的重要体现,扫墓祭祖更加盛行。由于清明节不断被民间所重视,与其相邻的“寒衣节”“上巳节”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唐代,寒衣节、上巳节与清明节正式合而为一,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

清明节就是清明节气开始的第一天,即清明交节当天,虽说清明交节的阳历日子较为固定,但受农历“置正”的影响,清明交节的农历日期就会有较大的波动,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如果清明交节的时间在农历二月,那么就是“二月清明”;如果清明交节的时间在农历三月,那么就是“三月清明”。

老话说“二月清明暖烘烘,三月清明冻死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二月,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清明期间的天气就会比较暖和;相反,如果清明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三月,那么这预示着清明期间的天气就会比较寒冷,甚至连耐寒耐冻的牛都无法忍受,虽然“冻死牛”的说法比较夸张,但为了突出春季“倒春寒”天气现象。今年的清明节的时间在4月4日,对应农历三月初七,很明显今年是“三月清明”。

倒春寒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呢?倒春寒是指春季后期短期多雨、降温天气现象,这样的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会造成显著的影响。像春季后期是农作物播种、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出现气温骤降的情况,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就会减缓,从而导致发育期延长。例如,春末的小麦正处于拔节或孕穗期,此时抗低温能力较弱,极端低温容易导致幼穗冻死,进而影响产量。

为什么老人说2025年清明节扫墓要“提前”?这个说法是我从一些老人口中听到的,我刚听到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诧异的,但仔细研究了一下,其中也是有几分道理的。清明交节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每年阳历4月4日至6日这三天,但民间一直有“四五清明要扫墓,缅怀先人表孝心”的说法,因为清明节大多都是在4月5日这天,因此很多人都习惯了在4月5日这天上坟扫墓,但今年清明节的时间为4月4日,按照老传统的说法,今年清明节就要比往年提前一天扫墓,也就是4月4日当天扫墓。

还有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更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此这天的习俗和讲究不会少,每当清明节快到来之时,老人就会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都是指的什么呢?赶紧了解一下吧。

“禁火吃冷食”最初是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据《左传》记载,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曾得到忠臣介子推的相助。介子推陪伴重耳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更是在重耳饥饿难耐时,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为其充饥。然而,当重耳返国登基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愿争功,便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深感愧疚,亲自前往绵山请介子推出山受赏,但介子推坚辞不受。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竟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抱树而亡。晋文公悲痛欲绝,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自此就有了“寒食节”。

然而,进入唐朝,由于清明节的盛行,寒食节的各种习俗也逐渐融入到了清明节,例如“插柳戴柳”“禁火吃冷食”等。像“插柳戴柳”很多人都清楚,毕竟这个习俗早已成为了清明节的标志习俗,但对于“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很多人可能还不明白,一般来说,冷食的种类多样,包括青团、杏仁酪、馓子、清明果等。这些食物通常需要在节日前提前准备好,以便在禁火期间食用。

最近网上流传着“双春闰年不扫墓”、“闰六月不上坟”等说法,但这些说法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因为“扫墓祭祖”是一项流传上千年的传统习俗,表达的是人们“孝道”的传承,而“双春年”、“闰月”都是阴阳历法为了“置正”所产生的,这两者毫无关系,因此清明节仍需要扫墓祭祖,以表达对亲人、先人的思念和哀悼。

但大家要注意扫墓的时间,虽说今年清明节在4月4日,而扫墓的时间并不局限于这一天,关于扫墓的时间在民间流传最多的是两种说法:其一为“前三后四”,说的就是清明节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是扫墓的时间;其二为“前十后十”,说的就是清明节前十天和后十天都是扫墓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清明节扫墓的时间并非是固定的,大家可以根据以上两点或当地的习俗自行安排时间。

清明节扫墓表达的是自身的“孝心”,时间如果安排不过来,可以挑一个有空的时间另做安排,不用在乎这个时间是早是晚,只要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哪天扫墓都是可以的,这才是清明扫墓的意义。

1,吃青团:青团可以说是清明节当天的代表食物,就和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据《清嘉录》记载:“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青团以艾草汁混合糯米粉制成,既符合清明时节“寒食”的风俗,又寄托了人们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望。

2,吃馓子:“清明馓子香,家家祭祖先”,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同样也是清明节当天的节令食物,其制作比青团更讲究技巧,需经过揉面、搓条、盘条、油炸等多道工序,每一环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

3,吃鸡蛋:清明节还有吃鸡蛋的习俗,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清明时节有“斗鸡子”的游戏,即人们将煮熟的鸡蛋相互碰撞,看谁的鸡蛋更坚硬,以此祈求好运与福气。游戏结束后,人们就会把这些鸡蛋吃掉,以此保佑身体健康,生活安康。

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内容,因此清明还有着“踏青”的习俗。进入清明,正值季春时节,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出去走走不仅能更好的感受春日的美好,还能借此抒发情志,缓解扫墓上坟后的悲伤之情。但要注意,清明节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要做好“春捂”保暖措施,这是为啥?

清明时节虽然春意盎然,气温开始回升,但时常乍暖乍寒,常有“倒春寒”现象发生。毕竟清明时节只是季春初期,天气还尚不稳定,寒冷空气仍可能频繁南下。因此,保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急于脱下棉衣,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引发感冒等不适。

当然,这里说的“春捂”并不是让大家真的穿很厚,而是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实际情况来适时增减衣物。例如扫墓上坟就要多穿一点,因为墓地往往地处偏僻,这种地方人烟罕见比较阴冷;或踏青出游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因为出游的地点可能会较远,而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天气特点都不同,特别是南方往北方地区,可以携带一件薄外套或风衣,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今年的清明节有啥特点?今年不仅是4月4日清明节,更是一个“三月清明”。清明节虽说是一个有着固定时间的节日,但扫墓的时间大家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扫墓扫的是“孝心”,祭祖祭的是“根脉”,只要我们怀揣着一颗诚挚的心去扫墓祭祖,其余的都不重要。清明节就要到了,以上“4件事”大家不要忘了,早做准备,为家人祈求平安、健康!

您那里的清明节还有什么习俗呢?扫墓的时间是提前还是延后?欢迎留言。

来源:生肖运势第一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