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42年农历九月初四,伴随着西北秋日早晨的些许凉意,著名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被贬谪伊犁途中,从高台若水墩出发进入肃州(今酒泉市)黄泥堡,开始了他在酒泉、嘉峪关境内的五天行程。
1842年农历九月初四,伴随着西北秋日早晨的些许凉意,著名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被贬谪伊犁途中,从高台若水墩出发进入肃州(今酒泉市)黄泥堡,开始了他在酒泉、嘉峪关境内的五天行程。
林则徐虽流放边陲,为戴罪之身,但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地方官绅拜谒求字者甚多。他在酒泉题了很多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他在初七日的日记中写道:“为镇、道、州、牧书楹帖毕,赴各处辞行,回寓。”
林则徐墨宝,武威市博物馆藏
林则徐于农历九月初七下午到达嘉峪关,夜宿东罗城嘉峪关驿舍。他在日记中写道:“早饭后起身,出北门,镇、道以下皆送于城外关帝庙,此庙新修,甚宽敞,其后有大方池,池中有舟,可容八人之席,此间为难得,闻系本任总戌珠所浚也。坐谈小倾,即别去。行三十五里为丁家坝,仅有数户居民,其前后则皆荒野,涉过涧河数道。又十五里安远寨墩,又十里上腰墩,又五里大沙河墩,又五里嘉峪关,宿关之城外驿舍,梁牧遣丁具膳。”“夕司关官吏来问带仆从及车夫姓名,告以人数。
百年前的酒泉
林则徐从肃州到嘉峪关,乘坐的是当地通常使用的的大轱辘车。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日行七十里,路不甚长而小石礌硐,无一平路,尚喜大车在肃州城内已换长轴。左右车轮皆离车箱一尺,犹不至颠簸耳。此次大车车箱,长约五尺,宽约三尺,自地至车,量高三尺,自车箱至篷顶,量高四尺五寸。”
百年前的嘉峪关
在嘉峪关驿站休息一宿后,因关外路途遥远,大轱辘车行运缓慢,于是弃车乘骑,沿古驿道继续西进。林则徐在嘉峪关观览了巍峨雄关胜景和祖国西部的壮阔景色,写下《出嘉峪关感赋(四首)》等著名诗篇,既抒发了对关隘险要的赞叹,又暗喻了个人命运的沉浮和对国家边防的忧思。
如今的嘉峪关城墙依然巍峨如初,见证着一代忠臣在历史洪流中的坚守与远见。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来源:陇上故事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