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其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至欧洲多瑙河流域,北跨西伯利亚,南抵南海。据相关研究估算,元朝疆域面积最大时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若包含四大汗国等藩属国,面积可达35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实现了大一统,以下按照朝代顺序,介绍疆域面积较大和较小的朝代情况:
疆域较大的朝代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其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至欧洲多瑙河流域,北跨西伯利亚,南抵南海。据相关研究估算,元朝疆域面积最大时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若包含四大汗国等藩属国,面积可达3500万平方公里左右。
清朝:在康乾盛世时期疆域达到极盛。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总面积约1316万平方公里。
唐朝:疆域在唐高宗时期达到最大,西至咸海,东至日本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面积约1237万平方公里。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其势力甚至远达中亚及漠北地区。
明朝:前期疆域较为广阔,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疆域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
汉朝: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开疆拓土,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极盛时东到大海,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今越南中部,面积约609万平方公里。
秦朝: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后,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面积约340万平方公里。秦朝还通过移民实边和修长城等举措,巩固了边疆地区。
疆域较小的朝代
西晋:短暂统一全国,疆域继承自曹魏,但有所缩减,其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面积约543万平方公里。
北宋:基本统治了中原地区和江南,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
南宋:与金对峙,偏安江南,疆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古代朝代疆域面积的计算,因历史资料的局限性和测量方法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致能反映出各朝代疆域的相对大小和范围。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