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潜规则:女人在这件事上对老公越好,婚姻死的越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19:11 1

摘要:两性关系潜规则:女人在这件事上对老公越好,婚姻死的越快,十点读书,13分钟

原创十点肖肖十点读书

2025年09月07日 18:31山东

十点读书雅君

将在09月11日 19:00 直播

预约

金秋敛藏|百年古法膏方专场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夏萌朗读音频

两性关系潜规则:女人在这件事上对老公越好,婚姻死的越快,十点读书,13分钟

最近综艺《姐姐当家》正在热播,大家有关注吗?

十点君本打算看几集放松心情。

谁知,看完后反而被董璇和二婚丈夫张维伊间的互动气到了。

董璇因为深知养孩子的艰辛与责任,曾在婚前和张维伊约定:

谁知,婚后丈夫突然反悔,并搬出去世的父亲作为理由:

我尊重你的意见。

但主要是我爸去世后,我突然很想要孩子......

而当董璇提出“生完孩子,没人能带”的关键问题时,他则给出一句轻飘飘的答案:

没事儿,我来带,我天天带他。

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糊弄老婆的托词,而非真正想担责任。

类似的情节,在节目中比比皆是。

每当两人遇到意见不合时,董璇往往顾虑很现实的问题:

生孩子之后,要怎么养;

操办婚礼有多繁琐辛苦;

怎么才能把孩子父母丈夫都顾及好。

但张维伊则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嘴上说着“我尊重媳妇的意见”。

不是我想做xxx,是如果不做,我的家人会很遗憾。

你的世界有很多人,但我的世界只有你。

说白了,就是“卖惨博同情”。

但惊悚的是,这招对董璇很有效。

因为她感觉对方特别需要自己。

就连董璇的闺蜜都说,董璇愿意二婚的主要原因是:

“对张维伊有保护欲,总是心疼他。”

所以啊,几乎两人所有的矛盾,最终都是董璇妥协。

尽管节目中,这被归因为:

女人遇到爱情,就智商下线。

但要十点君说:

这段关系,比起爱情,反而更像母子情。

一个是要不到糖吃,就在地上撒泼打滚耍无赖的孩子。

一个是每次看儿子哭泣,就心软就范的溺爱母亲。

相信每一个女人在走进婚姻前,期待的都是给自己找一个终生的依靠。

但不知怎的,活着活着反而变成了丈夫的“妈”。

全家只有自己在扛事儿。

之前在网上就听过一个故事。

张女士和丈夫结婚5年。

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包揽全部家务。

而丈夫则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啥活儿都不干。

每次张女士出差后回家,家里的场景都惨不忍睹:

到处乱丢的脏袜子、脏衣服、吃完没扔的外卖盒、满到溢出的垃圾桶......

张女士曾无数次质问丈夫:

家里这么脏,你不知道收拾一下吗?

但都被丈夫回怼:

家事我做不来,那都是女人擅长的事儿。

后来有次婆婆来家里做客。

他们母子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嗑瓜子,悠闲自在。

张女士则忙里往外,累得腰酸背痛。

好不容易干完了,想坐下来歇会儿。

结果老公突然开口:

“我和我妈饿了,你去给我们做点面吧。”

那一刻,张女士突然内心寒凉:

“说保姆,都是高估我自己了。

毕竟保姆干完活,还能赚到钱。

而我则更像是他妈,还是个累死累活也不被待见的后妈。

其实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不少见。

很多妻子过度承担着家里的家务、日常决策与情绪劳动。

过度照顾和管理着身边的丈夫。

例如,会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丈夫的衣食住行,把老公养成“大龄低能儿”;

总是唠叨丈夫“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因为这样才是好的;

又或者在丈夫因盲目的野心反复投资失败时,出于心疼,一次次地拿自己的信用卡套现,为丈夫兜底。

而这一切付出的背后,都有着相似的潜台词:

“老公,你照顾不好自己,让我来照顾你吧。”

“老公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老公别怕,有我在呢。”

你们觉得这像不像是一位母亲会对儿子说的话?

十点君明白,很多女性付出的初衷,都是因为爱。

“因为我爱你,所以多做些也没关系、所以才会唠叨你。”

只是,当你无底线、无原则地付出与忍让时。

也剥夺了丈夫成长的机会与空间。

因为感受不到鸡毛蒜皮的消磨,生活的艰辛。

自然也学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才会渐渐变成“巨婴”:

把妻子的照顾当成理所当然;

总是捅娄子,需要妻子去“擦屁股”;

不懂得感恩与体谅。

自然了,妻子们肯定越过越累。

且,这不可能单靠妻子在忍无可忍时的大声怒吼,就被改变的。

因为,巨婴不可能被劝醒,骂醒。

只会在跌倒之后被痛醒。

久而久之,婚姻的状态就变成了:

当“妈”的累了,当“儿子”的烦了。

那么,为什么妻子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妈”呢?

十点君觉得最底层的原因是:

被我们的文化塑造的。

不论男女,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婚姻应该是“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的价值感主要来源于事业;

女人的价值感主要来源于照顾家庭。

因此,很多男人会天然地认为:

我只需要好好工作,照顾家庭都是老婆的事。

即便做家务,大多也会说“在帮老婆做家务”。

而不是“这本就是我该承担的责任。”

而女性则相信:

“相夫教子是我人生的头等大事。

同时,我比丈夫更细心,更擅长处理家事。

所以,我理应多做一些。”

一个心安理得地少做,一个理所当然地多做。

再加上现代女性还需要工作。

家庭分工渐渐就失衡了。

此外,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

很多女性都会放弃自己的事业发展或是个人爱好。

照顾好家庭,便成了女人的主要价值感来源。

一旦失去这个价值,很容易让女人没安全感,感觉自己不再被家人需要了。

在《请回答1988中》,有个细节就很耐人寻味。

正焕的妈妈豹子女士总是吐槽自己很累,什么都要操心。

说家人们什么都做不好,让自己老要跟在后面收拾。

但一次豹子女士回娘家处理点事。

家里的三个男人决定给她一个惊醒,便把家里收拾的焕然一新。

谁知,等豹子女士回家看到后,反而神情落寞。

因为,她发现家人好像没有那么需要自己。

即便离开自己,也能过得很好。

所以啊,前文提及的种种过度照顾的行为。

很多都源自女性想证明“老公离不开自己”,继而抚平心底的不安全感。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女性也更容易打压和看不上丈夫的付出:

觉得他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完全没脑子,老是要让自己出面善后......

毕竟,只有丈夫是无能的,自己是更厉害的。

丈夫才会离不开自己。

其实,除了部分无可救药的男人外,很多男性最初是不排斥参与进家庭分工的。

可因为被原生家庭照顾的好,大都缺乏基本生活技能与责任心。

能力差,也上手慢。

再加上妻子时不时地打压抱怨,他们渐渐就越来越不想干活了:

“既然你那么厉害,那都你来干好了。

我啥都不干,反而不会被骂。”

日子一长,便养成了真无能的丈夫和女超人妻子。

也把夫妻变成了“母子”。

聊了这么多,十点君无意增加女性身上的负担,让大家把夫妻关系失衡的问题都归结给自己。

只是想帮妻子们看见长期捆绑在我们身上的隐形绳子。

让我们未来的生活,能更轻松一些。

正如荣格曾说的:

“看见即疗愈。”

此外,如果你已经为老公当“妈”太久,未来想换个活法。

那么,十点君还准备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到你。

首先,是最重要的核心原则:

身为女人,差不多就行了。

在心理学上,有个“差不多妈妈”理论。

指的是,当妈妈一定是不完美,会有错漏的。

所以凡事尽力而为就好。

当妈妈自己的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

而不是“舍己为人”。

这放在婚姻中,也是同理:

身为妻子,差不多就行了。

不必责任心太重。

至于,“差不多”的标准是什么。

最简单的,就是自己的感受至上。

怎么舒服怎么来。

让你们委屈、憋气的事,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

其次,面对老公时,你们可以:

1)罢工“特定项目”。

那些让你怨气很深,完全属于老公分内的事,再也不做。

像是出差替他理行李,每天准备老公的三餐等。

2)点到为止地提醒

一些重要事件,别再追着唠叨。

而是就提醒一遍。

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老公自担。

3)提出请求而非下达命令

如有需求,用成年人对成年人的口吻请求老公帮助。

而不是像母亲命令孩子一样。

例如,把“快去把垃圾倒了”改成“老公,有空的时候,去把垃圾倒一下呗。”

4)把家庭分工可视化

列一个家庭事务清单,包含采买、清洁、缴费、育儿、维修等等。

然后和老公一起坐下来,各自认领任务。

再用白纸黑字记录下来,贴在冰箱上,防止两人忘记。

5)出现不满时,表达感受与事实,而非指责

例如把“你怎么那么懒,什么都是我做。”

改成“我做了全部的家务,实在太累了。

我希望我们能像个团队,一起分担。”

再者,面对自己时,你们可以做:

1)每天为自己设置“勿扰时间”。

例如把晚上10-11点固定为独处时间。

提前告知家人,在这个时间段内,不要打扰自己。

除非是紧急情况,否则任何问题都自行解决。

2)自我投资

在家庭之外,多找些能取悦自己的小事,以及需要长期投资的事情。

像画画、写作、跳舞。

有一个能长期坚持的爱好,能增加我们的价值感。

渐渐地,就能不再像过往那样,非常依赖家人的需要。

在文章的最后,想送给大家一句话:

“在老公面前,你永远是个女人,不是个妈妈。

只有在孩子面前,你才是个妈妈。”

点个

吧,愿所有女人都能精神自洽、内心自由。

你给老公当过“妈”吗?有什么感受?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聊聊~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