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张一鸣,首次公布 “秘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8:52 1

摘要:抖音总裁韩尚佑在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宣布,“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95152.douyin.com)上线。

张一鸣,真相大白!

都说抖音能爆火的“秘密”是掌握了核心算法,

电商最前线制图

那么现在,张一鸣突然算法公开,又是为什么呢?

到底是张一鸣另有“护城河”?

还是出自何种原因?

我们不禁要问,在算法公开后,下一个全民级应用还会是抖音嘛?

张一鸣,公布所有“秘密”

背后或有三大因素

就在近日(3月30日),抖音终于公布了“神秘”的推荐算法。

据报道,抖音总裁韩尚佑在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宣布,“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95152.douyin.com)上线。

图源:小红书

网站面向社会公开抖音算法原理、社区规范、治理体系和用户服务机制。

图源: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

网站向用户讲述了抖音是如何基于用户行为进行个性化推荐的,其目的之一,自然是消除人们对算法的妖魔化认知。

明确其核心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用户行为概率的预估(如点赞、分享、收藏等),而非传统的内容或用户标签匹配。

那么,抖音为什么要公布算法呢?

电商最前线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是大趋势所致。

2024年11月24日,相关部门就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初,就有报道称,为回应社会关切,抖音将公布算法。

图源:财新网

第二,是用户呼声。

长久以来,关于推荐算法的各种猜测论不绝于耳——“信息茧房”“窃听手机”“精准投放”。

这些说法无一不是普通用户对科技黑箱的恐惧产物。

特别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也在此前呼吁应该明白无误的公开算法。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第三,抖音的底牌不止算法。

抖音这次直接亮出算法,其实也侧面证明了在AI时代,算法或许不是字节唯一的“护城河”,

所以,干脆彻底展示算法的底层逻辑而进行“去魅”。

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透明,而在于解释权。

抖音可以向用户展示算法是如何工作的,但算法的具体调整权依然掌握在平台手中。

用户可以知道它为何给你推送某类视频,但无法左右它的标准——这仍然是一个“被动透明”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算法依然决定了信息的流动方式。

即便抖音强调推荐机制并非“圈养”用户,而是“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但究竟什么是“丰富”?

如何界定“有价值”?这仍然是平台说了算。

对此,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表示,“算法很复杂,但不神秘,是可以被理解,被掌控和调教的。

后续,我们会依托安全与信任中心长期与大家沟通交流,大家有疑问或者意见可以给我们多多留言反馈。算法科普和平台治理透明非常重要,我们会尽全力做好。”

图源:微博@抖音集团李亮

有分析指出,事实上,算法本质上是一种分配资源的方式,而掌控分配权,意味着掌控注意力经济。

抖音这次的透明化,表面上是拆解黑箱,实则是强化自身的权威性。

图源:微博

既然你知道我如何运作,那你也该相信我是公正的。

至于是否真的是这样,那就要看平台今后如何调整推荐权重了。

此前,有不少网友表示不了解抖音的推流、封禁机制等等,把推流机制各种“神秘化”、不可知化。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此次公布推荐算法,不仅是向普通用户解释算法,更是抖音去超头化的又一措施。

去超头化

抖音电商的新秩序

谈及抖音的战略调整,去超头化无疑是当前直播电商领域最具冲击力的变革。

小杨哥的200天“闭关”,不仅是监管的震慑,也是抖音内部策略调整的契机。

过去几年,超级头部主播几乎成为平台经济的主导者,他们不仅掌控着巨额流量,还在供应链、品牌营销等环节具备了极大的议价权。

图源:抖音

然而,正是这种权力的不对等,使得平台逐渐失去对电商生态的掌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过去的一年里,抖音电商的店播GMV占比已经超过30%,超越了达人直播,而百万粉丝以上的大主播对整体GMV的贡献已经压至9%。

这一趋势意味着,抖音正在有意削弱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将流量重新分配给更具可控性的商家店播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抖音要不断改良推荐机制,就是为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很简单,平台不愿意被头部主播“绑架”。

过去,头部主播动辄抽取高额佣金,甚至对品牌商家施加“二选一”压力,这对于抖音而言,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更何况,头部主播的个人品牌过于强势,动辄能对平台施加影响,甚至影响公众舆论的走向。

这对一个以算法为核心驱动力的平台来说,绝非好事。

因此,抖音的做法很明确:调整流量分配机制,让更多的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而非依赖中间的达人主播。

这样一来,平台不仅能减少对头部主播的依赖,还能让电商生态更加健康、稳定。

毕竟,流量资源是有限的,与其让少数人掌控,不如分散给更多的商家,这样才能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直播电商的未来

去中介化与自营化

去超头化的另一层含义,是推动直播电商向去中介化、自营化方向发展。

过去,许多品牌方依赖头部主播进行带货,因为他们掌握着巨大的流量。

但随着店播模式的崛起,品牌商家开始意识到,与其付出高额佣金找达人,不如自己搭建直播团队,直接面对消费者。

在这一过程中,抖音的策略是全方位扶持店播,让商家掌握自主权,同时降低达人主播的不可控因素。

图源:微博

如今,货架电商与店播直播的GMV占比已达70%,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而头部主播的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过去那些依赖个人品牌崛起的主播,如今也在被迫转型。

例如,小杨哥、潘宏等超级头部主播,若想继续生存,就必须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甚至向自营模式过渡。

图源:抖音

这样一来,他们的身份将从“超级个体”转变为“品牌经营者”,这实际上是一种“去个人化”的过程。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直播电商市场,头部主播依然会存在,但他们不再是平台的唯一依赖。

更多的品牌会选择自建直播体系,而达人主播的价值将从“流量收割者”变成“品牌背书者”。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产品赋能,但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控制市场定价权。

潮水退去,谁能留下?

抖音的这一系列调整,既是对监管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也是对自身商业模式的一次深度优化。

从算法透明化到去超头化,再到扶持店播与货架电商,这些变化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

平台要掌控生态,而不是被少数人掌控。

对于品牌商家而言,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机会,他们终于可以摆脱头部主播的“流量垄断”,直接面向消费者。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算法透明化或许能增加一点信任感,但真正的透明,仍然需要用户保持警觉。

至于头部主播,他们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未来的直播电商格局,将更加依赖长期经营,而非一夜暴富的奇迹。

归根结底,流量的本质,是资源的分配。

抖音此番调整,潮水打来又退去,

唯有那些真正适应新秩序的玩家,才能站稳脚跟,成为新周期里的笑到最后的人。

来源:电商新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