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记者走进资阳市安岳县大平镇九龙社区育秧基地,只见农机手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转眼间,泥土被翻起、打碎、平整,为接下来的水稻育秧工作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在已完成土地整理的育秧田里,十余名村民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育秧作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3月19日,“报花厅”大米育秧工作启动,标志着这一特色农产品新一年度的生产周期正式拉开序幕。
日前,记者走进资阳市安岳县大平镇九龙社区育秧基地,只见农机手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转眼间,泥土被翻起、打碎、平整,为接下来的水稻育秧工作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在已完成土地整理的育秧田里,十余名村民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育秧作业。
“报花厅”大米育秧基地。闫凯 摄
播撒稻种、搭建拱棚、覆盖薄膜,育秧田里,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播种后,预计一个星期左右发芽,一个月左右就可移栽。”基地里,大平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俊峰穿梭在田间,一边手把手指导村民提高育秧效率,一边耐心讲解育秧期间的注意事项。
“今年,我们集中旋耕平整了20亩育秧基地,培育的优质秧苗将满足全镇2000亩‘报花厅’大米的移栽需求。”大平镇九龙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登俊表示,“目前,育秧工作已完成大半,按照这个进度,预计4月初就能完成全部育秧任务。今年‘报花厅’大米的品质和产量都值得期待!”
“报花厅”大米亮相安岳大型商超。闫凯 摄
作为资阳市安岳县重点打造的乡村特色品牌,“报花厅”大米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大平镇玉石村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镇各村(社区)的规模化产业格局。
2023年,“报花厅”大米成功通过“天府乡村”品牌认证,标志着其品牌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2024年,该品牌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电商+线下实体”的双轨销售模式,实现销售网络的全方位覆盖。同年10月,“报花厅”大米再获突破,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资质认证。
小小一粒米,如何串起一条产业链?
在位于大平镇玉石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龙贵。作为“报花厅”大米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之一,连日来,龙贵奔波于育秧现场和新修建的烘干房之间。龙贵告诉记者,烘干房配备了集烘干、脱粒、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加工生产线,预计今年5月份正式建成投用。
一条完备的产业链,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从育种育秧、规模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大平镇在“报花厅”大米产业发展中,积极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报花厅”大米品质提升和品牌增值,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此前,记者走访安岳县城区时发现,在一家大型超市的粮油专区,“报花厅”大米以其独特的包装设计在众多品牌中格外醒目,现场选购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这个米煮出来特别香软。”“性价比很高,值得再次回购!”销售人员介绍,该品牌近期销量持续攀升,颇受消费者欢迎。
产业是基础,品牌是名片,但“报花厅”大米品牌的成功秘诀不仅于此。
作为大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4年,“报花厅”大米收益突破百万元大关,累计带动当地1000余人就近务工。如今,“吃报花厅米,赏报花厅景,享大平安逸生活”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早已成为当地村民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
“从当前的育秧情况来看,今年‘报花厅’大米的产销量预计达到500吨,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350万元。”大平镇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记者:闫凯 周倩 吴泯西
来源:安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