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4.2万亩,粮食产量56.8万吨,均达到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稳产保供根基打深打牢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124.2万亩,粮食产量 56.8万吨,均达到2020年以来 最高水平。
深入实施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净增耕地 1.4万亩。
扎实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家试点,建设高标准农田 11.6万亩。
扎实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成果编制 省级试点, 全面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检测阶段性任务。
建设市属“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 1.2万亩,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 1.6%。
年末能繁母猪存栏达到 1.43万头,实现 连续五年增长。
地方国有粮食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
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项名单,锡山区羊尖镇入选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立项名单。
新增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6家。
开工建设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 91个,年度完成投资超 80亿元。
深入推进 全国首个“部—省—市—县”四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互联互通试点、全省农业数字化整市推进试点,建成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应用场景 6个。
扎实推进 全省首批全域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 6.65万亩。
加快推进 “太湖三白”“河荡三青”“长江三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中心建设, 2个地方鸽品种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
和美乡村建设亮点纷呈
国内首部和美乡村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和美乡村建设条例》正式施行。
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行政村村庄规划实现 全覆盖。
宜南“茶乡竹海山水画廊”、锡东“稻香吴韵”、惠山江南桃花源等 3个片区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培育名单。
新增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83个、省级传统村落 8个。
镇(涉农街道)、行政村(涉农社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全覆盖。
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 94.8%。
新建农村生态河道 150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 80公里。
强村富民事业更上层楼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78元、较上年 增长5.5%,位居 全省第二。
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 1.70,保持 苏南最优。
创新开展 “百村提优、百村帮促”行动,组织市县两级部门单位、国有企业与重点提优村、重点帮促村挂钩共建。
制订《无锡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4年版)》,全市义务教育均衡达标比例达 91.4%,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比例达 80.1%,建成区域性助餐中心 157家。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1115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1675元。
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惠及全市参保群众 6万余人。
农业农村改革蹄疾步稳
锡山区东港镇湖塘桥社区入选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省级试点。
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全年审批宅基地 985宗。
有序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市累计已有 84幅地块(238公顷)入市,实现出让收入 10.8亿元。
大力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专项清理整治,创新构建 “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配置”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营模式。
统筹推进 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乡村发展研究促进处 张曼芮
编辑:荣琰
审核:邵芳、吴小庆
发布:龚克成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