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三次曝光,军工专家张建革泄密电磁炮核心机密,离境前被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8:11 1

摘要:张建革,1968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家里条件一般,但脑子好使。他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学的就是武器研发专业,这在当年可是顶尖学科。

张建革,1968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家里条件一般,但脑子好使。他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学的就是武器研发专业,这在当年可是顶尖学科。

毕业后,他进了郑州的713研究所,这个单位是1963年建起来的,国家重点军工研究所,主要搞海军舰炮和导弹发射系统研发。

张建革在这起步,靠着聪明和努力,很快就混出了名堂。

在713研究所干了十几年,张建革参与了不少大项目。最出名的就是大口径130毫米舰炮的研发,这玩意后来装备到海军舰艇上,直接提升了战斗力。

那时候,他是研究所里的红人,名字在军工圈里也传开了。不过,他没满足于此,后来把目光转向了电磁炮技术。

电磁炮简单说,就是用电磁力发射弹丸的武器,速度快、威力大,比传统火炮强太多,被认为是未来战争的“杀手锏”。

张建革对这东西着了迷,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钻研。

2010年,他们终于把电磁炮装到一艘军舰上测试成功,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连国际上都炸了锅。张建革一下子成了军工界的“香饽饽”,名声传得更远。

2012年,他还写了一篇论文,叫《美国的舰载电磁炮研究》,分析国外的技术进展。这论文本来是想展示自己的研究水平,结果却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和方向,成了后来麻烦的起点。

2012年,张建革受邀去美国华盛顿参加一个国际军工技术研讨会。在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叫“杰克”的家伙,自称是美国某军工企业的技术顾问。

这人挺会来事,跟张建革聊技术聊得投机,还主动加了联系方式。

接下来几个月,“杰克”慢慢跟张建革混熟了。聊着聊着,不光谈技术,还扯上了生活。比如张建革提到女儿想去美国留学,但成绩不够好,“杰克”就拍胸脯说能帮忙联系学校,甚至还提了绿卡的事。

这招挺狠,直接抓住了张建革的软肋——谁不想让孩子有个好前途呢?他慢慢就放松了警惕。

2013年初,“杰克”抛出了个“合作”的主意,说给张建革5000美元当“咨询费”,换点电磁炮技术的“经验”。

这钱不算多,但对张建革来说,女儿留学的事压在心头,再加上对“杰克”的信任,他就点了头。从这开始,他算是彻底掉坑里了。

之后几个月,张建革开始干起了见不得光的事。他利用自己在研究所的权限,偷偷翻看机密文件,把电磁炮的能量源设计图和发射参数这些核心东西拷到U盘上。

跟“杰克”交易的时候,他也挺小心,挑的都是郊外废弃工厂这种没人的地方。每次交完东西,“杰克”就通过离岸账户给他转5000美元。

据查,他一共泄露了9项机密级情报和6项秘密级情报,全是电磁炮项目的核心数据。这事干得太损,直接威胁到了国家的研发安全。

张建革这事没瞒多久。

2014年初,国家安全部门在例行排查时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出国次数突然变多,账户里多了些来路不明的钱,还老调阅跟他项目无关的机密文件。

安全人员马上开始暗中调查,装了监听设备,跟踪他的行踪。

到了4月初,情报显示张建革又要出国,目的地是个跟美国关系挺近的国家。专案组猜他可能又要带机密资料出去跟人接头。

4月15日,他开车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准备登机,结果刚到就被安全人员拦下了。打开行李箱一看,衣服里藏了一堆文件,全是电磁炮项目的技术资料。

铁证面前,他啥也赖不掉,低头认了罪。

安全人员搜了他家,在一个暗格里找到张银行卡,里面有好几万美元。办公室里还翻出一本黑色笔记本,记着他跟“杰克”联系的细节。

专案组跑了好几个省市,忙了167天,收集了几百份文件和证据,最后把他的罪行坐实了。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判了他15年,罪名是间谍罪。

张建革这案子曝光后,央视三次专题报道,把事抖得明明白白,社会反响特别大。

第一次曝光是2015年,新闻频道播了个节目叫《警惕身边的间谍》。里面放了张建革被抓的画面,还讲了他跟“杰克”交易的细节。

节目一出,观众炸了锅,很多人气得不行,觉得他这是卖国,背叛了国家。

第二次曝光是2016年,军事频道搞了个国家安全系列节目,其中一集专门讲张建革。

专家分析了电磁炮技术的重要性,说他的泄密差点把我国项目搞瘫。这次报道让大家更明白这事有多严重。

第三次曝光是2017年,纪录片频道播了《国家安全的防线》,拿张建革案当例子,提醒科研人员和老百姓得时刻提防间谍。

三次曝光下来,张建革算是彻底臭了街。网上留言全是骂他的,说他为了点钱和私利,把国家利益卖了。

还有人觉得15年判得太轻,跟他干的事造成的损失比起来差远了。

张建革泄密后,电磁炮项目直接挨了一记重拳。

713研究所得调整研发计划,重新搞技术路线,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想补窟窿,但进度还是拖了好几年。这技术本来是咱们的杀手锏,结果让人家知道了底细,优势差点没了。

更巧的是,2016年初,美国军方宣布他们的电磁炮项目在能量转换效率上有了突破。

这时间跟张建革案结案差不多,外界猜来猜去,虽然美国没承认跟张建革的情报有关,但这事谁心里没点数啊?咱们的军工科研算是吃了大亏。

张建革家里也没好过。他老婆跑去看守所探视,女儿留学的梦直接黄了。

2015年央视报道后,社会舆论把他骂惨了,家里人也跟着遭殃。他最后被送去偏远监狱服刑,这辈子算是完了。

如何防止

张建革个人意志太薄弱。钱和女儿留学的事一诱惑,就把原则扔了。科研人员搞核心技术,接触的都是国家命脉,得有点底线,不能啥好处都眼红。

其次,管理上也有漏洞。他能随便调阅机密文件,还能拷到U盘带出去,这说明研究所的保密措施不够严。技术再牛,管不好人一样白搭。

国外间谍的手段太阴。“杰克”这种人,先套近乎再下套,专挑软肋下手。张建革不是第一个掉坑里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咋防着点?科研人员得加强教育,别光顾着技术,国家安全意识得跟上。单位也得把保密制度弄严实,文件谁能看、谁能拿,得管得死死的。

老百姓也不能当看热闹的,国家安全靠大家,得有点警惕心。

参考资料:

1、军工专家贩卖国家机密最终判刑15年 沦为间谍过程大披露 星島網 2024-05-23

2、军工专家被间谍策反细节:咨询1次情报就给5000美元 央视 2020.04.16

来源:AnnieBae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