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4月2日关税生效日临近,美国盟友与贸易伙伴的反击措施密集出台——英国拟重新审查特斯拉近2亿英镑补贴政策;欧盟威胁对美商品加征反制关税;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紧急制定应对方案……
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如果汽车制造商因关税而提高价格,我根本不在乎。”搅起全球汽车业大乱 局的那个人,似乎云淡风轻。
2025年3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NBC采访时,针对即将生效的进口汽车关税政策发表争议性言论。
随着4月2日关税生效日临近,美国盟友与贸易伙伴的反击措施密集出台——英国拟重新审查特斯拉近2亿英镑补贴政策;欧盟威胁对美商品加征反制关税;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紧急制定应对方案……
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汽车业震荡,正演变为一场多边博弈的贸易战。
车企成本飙升与市场分化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家安全”和“重振美国制造业”为名,实则将全球汽车产业链推向分裂。
根据3月26日签署的总统行政令,美国将对进口乘用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措施自4月2日起生效。白宫文件显示,该政策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声称进口汽车“威胁国家安全”。
特朗普直言,关税旨在迫使消费者转向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我希望他们(车企)提高价格,因为如果他们这样做,人们就会购买美国制造的汽车。”
这样,特朗普认为就能带动美国汽车产业复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缩减贸 易逆差。他还强调,“只有当人们愿意给我们一些有巨大价值的东西时”,才 会考虑就关税问题谈判。
这一强硬态度表明,特朗普推行汽车关税政策决心坚定,短期内不会因各方压力轻易妥协。美国的如意算盘能打成吗?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指出,关税将导致每辆汽车成本增加2000至12000美元,底层消费者首当其冲。
以低价市场为例,Cox Automotive数据显示,美国市场20款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车型中,半数依赖墨西哥或加拿大工厂组装,成本或飙升5855美元。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特斯拉却被视为政策“受益者”。众所周知,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是特朗普“政府效率部负责人”,主导联邦机构精简计划,因为其品牌形象因政治立场受损,欧洲销量同比暴跌40%。
特朗普称特斯拉“未从中获益”,马斯克则在社交媒体反驳称,公司仍需进口零部件,成本将“显著增加”。市场分析显示,特斯拉因在美国本土生产Model Y和Model 3,受关税冲击较小,其股价在政策宣布后一度上涨1.7%。
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本土汽车市场,尤其是低价位汽车领域。
Cox Automotive研究指出,美国市场上现有20款车型售价低于3万美元,其中至少半数将受到美国新关税政策的严重冲击。
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起亚汽车和现代汽车等品牌的最低端车型大多在美国境外生产,加征关税后,这些车型成本预计大幅上涨。报告显示,在加拿大或墨西哥组装的车辆成本预计将平均上涨5855美元。
尽管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经济学者玛丽·洛夫莉(Mary Lovely)指出,成本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而车企裁员与供应链混乱将削弱行业竞争力,但轩辕商业评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内或提振美国本土汽车产量。
更重要的是,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暴风雨”的开端。
02英国反击:剑指特斯拉补贴与贸易对等博弈
作为美国传统盟友,英国对关税政策的反应尤为激烈。
3月28日,在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25%关税后,特斯拉因在英国获得大量政府补贴而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接受严格审查。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对外表示,政府正在重新审视电动车转型政策。英国议会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呼吁对特斯拉进口到英国的产品实施“对等关税”,给出的理由是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
自由民主党发言人称,“鉴于马斯克对特朗普的大力支持,对特斯拉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将是一个恰当的回应。”
实际上,特斯拉在英国一直存在“补贴争议”。
分析机构Tussell 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已从英国纳税人处获得了1.88亿英镑的补贴。这些补贴主要通过插电式汽车补贴计划(Plug - in Car Grant,PiCG)获得,该计划旨在通过财政激励措施促进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
自由民主党副党首黛西·库珀(Daisy Cooper)指责特斯拉“一边享受英国纳税人资助,一边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要求以关税回应“不公平贸易”。
“我们的汽车工业正被特朗普和他破坏性的贸易战所左右,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准备,包括对特斯拉征收关税,让特朗普的亲信马斯克付出代价。”黛西·库珀说。
若英国落实对特斯拉加税,其主力车型Model Y(2024年英国销量第五)将面临价格压力。
当被问及英国是否能够让捷豹路虎、劳斯莱斯和阿斯顿·马丁等汽车制造商免受关税影响时,里夫斯表示:“这正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在这些关税即将生效之前,我们还有几天的时间来进行谈判。”
里夫斯透露,英国正与美国磋商豁免关税,并强调将用20亿英镑基金支持本土汽车业,减少对跨国供应链的依赖。“我们不想陷入贸易战,但我们正在重新评估零排放汽车法案。我认为这是部分补贴流向特斯拉的原因。同时,我们也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英国的汽车制造业。”
此举被视为英国在贸易战中“两手准备”:既避免与美彻底决裂,又以特斯拉为筹码施压谈判。
当下,英国正与美国密切磋商,期望在4月2日关税生效前达成协议。但美国推行的广泛“对等关税”,对特斯拉却相对有利,因其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全部由加州和得州的工厂组装。
这也让外界猜疑,特朗普对海外汽车加征关税的想法,是否受到了马斯克的影响。对此,马斯克回应称,关税将影响特斯拉汽车零部件成本,“这一成本影响不容小觑”。
英国拿特斯拉“开刀”,背后既有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与反击,也有重新平衡国内汽车产业补贴政策、扶持本土车企的考量。
03全球反击浪潮群起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触发多国连锁反应,全球汽车贸易体系面临重构。
对于北美盟友而言,则是矛盾与妥协。
加拿大方面,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严厉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称其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违反美墨加协定,加拿大后续将研究应对措施,包括可能采取的报复性关税。
此外,他还宣布将设立一项高达20亿加元(约合14亿美元)的“战略应对基金”,以保卫加拿大汽车业免受美国关税的重大威胁。
随后,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透露,与马克·卡尼沟通后,双方决定将加拿大对美国产品的反制措施推迟至4月2日实施。这一举措为双方后续谈判留出缓冲时间,避免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
墨西哥则在积极寻求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中的“优惠待遇”。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Marcelo Ebrard)表示,墨西哥至少可确保其出口至美国的汽车享受较低税率。
他补充道,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大部分汽车中,有很高比例的汽车零部件是在美国制造的,这是北美汽车工业高度整合的结果。墨西哥期望借此事实,说服美国给予其出口汽车关税优惠,保障本国汽车产业对美出口业务。
欧洲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地,对特朗普汽车关税政策反应强烈。
投资银行杰富瑞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总价值高达592.5亿美元,远超第二位加拿大的281亿美元。
欧洲汽车行业纷纷发声,猛烈抨击特朗普关税政策。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该关税“将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对消费者则更不利”,欧盟将继续寻求谈判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其经济利益。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呼吁欧洲政策制定者优先寻找解决方案而非设置贸易壁垒,强调如此规模的关税将扰乱商品流通,提高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对西方世界经济和工业韧性构成威胁。
欧盟此前还宣布,计划对260亿欧元(约合283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包括威士忌和农产品。
亚洲多个国家则正在紧急“自救”。
泰国财政部长披猜·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特朗普关税将减少泰国向其他汽车生产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数量。
泰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链紧密相连。泰国政府称,需要评估关税对本国产业影响,并希望与美国协商,争取直接将汽车零部件运往美国。
不过企业将生产设施转移到美国以规避关税需要时间,短期内泰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挑战。
韩国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韩国产业部长安德根(Ahn Duk-geun)表示,由于美国进口汽车关税即将生效,韩国汽车行业预计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韩国政府计划在2025年4月前制定紧急应对措施。
韩国还将积极与美国政府沟通,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关税对韩国车企和供应商的负面影响。现代、起亚等韩国车企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关税政策实施后,其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压,韩国政府和企业需携手应对这场危机。
日本首相石破茂则联合巴西总统卢拉,拟构建抗美保护主义联盟。据日本多家媒体报道,在美国近期推行一系列单边主义政策、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背景下,日本与巴西寻求战略接近,深化合作关系,应对美保护主义风险。
这场以关税为导火索的博弈,轩辕商业评论认为,一定会重塑未来十年汽车业格局。唯一确定的是,在政治与商业的夹缝中,企业必须学会在不确定性中生存。
来源:轩辕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