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把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作为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的突破口。国家发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吕红桥 王强)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把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作为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的突破口。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31日举行发布会表示,要给企业一个“明白账”,让发现乱收费的企业有地方说,说了有人管。
《指导意见》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涉企收费主体,强化防治、常治、惩治、根治,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通过制定清单给企业一个“明白账”;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加强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核,对存量政策开展专项整治;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让企业发现问题有地方说,说了有人管。
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具有行政权力和影响力,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收费自由裁量权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牛育斌表示,《指导意见》提出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一方面考虑就是设立“边界”。
牛育斌介绍说:“《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部门、各省份都要建立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现目录清单全覆盖,凡是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这将有力遏制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等违规收费行为,督促收费主体严格依法依规收费,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秩序。”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的另一个考虑是阳光“晒单”。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自主设立的收费项目存在公开透明度不够、服务内容不清晰、服务标准不明确、收费标准不合理等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目录清单中要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这将确保企业能够清晰理解每一个收费项目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地知晓自己应缴纳的费用,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收费行为,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此外,涉企收费政策数量多、形式分散,一些涉企收费虽然纳入清单,但是更新不够及时,实质上没有很好地起到信息公开的作用,企业获取信息成本仍然较高,面临查询难、核实难、维权难等问题。对此,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将实现一单“通查”。
牛育斌说:“《指导意见》提出,每个部门、每个省份都要建立清晰、全面的目录清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并动态更新发布。这将强化政策集成,方便企业快速查询。同时,企业可以对照清单核实收费项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时发现违规收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增强企业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涉企保证金是涉企收费事项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涉企保证金开展了规范管理。接下来,这项工作还有哪些考虑?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回应:“每年动态调整目录清单内容,推动相关部门减轻企业保证金负担,扩大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范围。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强化对涉企保证金违规行为的查处和问责,通报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