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船企“领头羊”:年入640亿元,斩获18艘邮轮订单全球排第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7:00 1

摘要: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自2024年元旦商业首航以来的第100个航次,累计服务超过35万国内外旅客,航程覆盖日韩、东南亚等16个港口。

2025年3月消息: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自2024年元旦商业首航以来的第100个航次,累计服务超过35万国内外旅客,航程覆盖日韩、东南亚等16个港口。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的船体涂装则于25日正式揭晓,将沿用“爱达·魔都号”的涂装设计理念,从敦煌壁画艺术中采撷灵感,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

相较于“爱达·魔都号”,“爱达·花城号”总吨位更大、长度更长,舱房数增至2130间,满载游客量可达5232人。但总建造工时将减少20%,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全船结构贯通,并开启预制舱推舱及安装工作,预计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依托广州母港常态化运营国际航线。

中国是继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之后,全球第五个可以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大型邮轮属于定制化产品,涉及系统多、系统物量巨大、控制逻辑复杂,采用“1+100+1000”模式,即“1家总装造船企业+100家总包商+1000家供应商”的邮轮供应链生态。在建造过程中,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外高桥造船的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正在孵化一条完整的邮轮本土产业链,为大型邮轮批量化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全球邮轮建造领域依旧被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德国迈尔船厂(Meyer Werft)、芬兰迈尔图尔库船厂(Meyer Turku)、芬兰马萨船厂(Masa Yard)、法国大西洋船厂(Chantiers Atlantique)等欧洲船厂牢牢保持着。

公开资料显示:芬坎蒂尼是全球最大的邮轮制造商,也是欧洲最大的造船企业。成立于1780年,总部位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Trieste),在四大洲拥有18家造船厂、22588名员工(其中意大利为11112 人),业务涵盖商船、客船、军舰等,并提供船舶维修、改装、翻新等服务。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1.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同比增长6.2%。成功扭亏为盈,从2023年净亏损5300万欧元转为盈利2700万欧元。新船订单达到创纪录的153.55亿欧元,较前年翻了一倍多。在手订单总额达到512亿欧元,其中310亿欧元(98艘)为已确认的手持订单,同比增长34.3%,此外还有202亿欧元的备选订单,交船期排至2033年。

芬坎蒂尼累计建造并交付7,000多艘船舶,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邮轮行业,向P&O Cruises Australia(2025年3月并入嘉年华邮轮公司)交付”Pacific Jewei”(太平洋宝石号”,1990)、“Pacific Dawn”(太平洋黎明号,1991),是最早顺应豪华邮轮旅游产业新趋势的船企之一。

此后又陆续建造“Carnival Triumph”(嘉年华成功号,1999)、“Costa Concordia”(歌诗达协和号,2005)、“Royal Princess”(皇家公主号,2013)、Seven Seas Explorer(丽晶七海探索者号,2016)等知名邮轮。已累计建造交付超过120艘,占全球邮轮船队的三分之一以上。

去年,芬坎蒂尼旗下造船业务实现营收59.9亿欧元,同比下降2.3%。其中,邮轮领域收入39.13亿欧元,同比下降2.5%,占总收入的44%。共计交付20艘船舶,包括4艘邮轮——维京邮轮“Viking Vela”号、地中海邮轮公司“Explora II”号、嘉年华集团旗下公主邮轮的首艘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Sphere级邮轮“太阳公主”号(Sun Princess)和冠达邮轮的“安妮女王”号(Queen Anne)。

在新接订单方面,去年4月,芬坎蒂尼与挪威邮轮控股公司签署3型8艘邮轮订单(包括丽晶七海邮轮2艘77000总吨、大洋邮轮2艘86000总吨、诺唯真邮轮4艘22.6万总吨),这也是该邮轮巨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新造船计划。

7月,与嘉年华集团签订3艘LNG双燃料豪华邮轮建造合同,这是芬坎蒂尼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邮轮,将于2029年、2031年和2033年夏季交付给嘉年华邮轮。此外,公司还获得水晶邮轮3艘61800总吨高端邮轮订单,维京游轮4+4艘小型邮轮订单。

来源:新潮商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