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说这俩大叔,一个55岁,叫乐活,另一个也55岁,叫张卫东,故事版本不一样,但那股子劲儿,简直一模一样,都住在跟垃圾堆没啥两样的屋里,一个在宝山,一个在静安,反正都是上海的好地段,可家里头,那真是蟑螂进去都得迷路。
大家好,我是包包说是,上海这种地方,你觉得都是光鲜亮丽的,结果呢,有些人的活法,那真是让你大开眼界。
就说这俩大叔,一个55岁,叫乐活,另一个也55岁,叫张卫东,故事版本不一样,但那股子劲儿,简直一模一样,都住在跟垃圾堆没啥两样的屋里,一个在宝山,一个在静安,反正都是上海的好地段,可家里头,那真是蟑螂进去都得迷路。
你进那门啊,家伙,都不能叫家,整个一废品回收站,纸箱子、旧报纸、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堆得就剩一条道儿,白天都得开着灯,墙上全是霉点子,厕所更是没法下脚,一股子霉味儿扑面而来,可人家自己呢,觉得挺好,说这里头都是他的宝贝。
这就有意思了,你以为他穷得叮当响吧,结果人家一出门,哎,那叫一个讲究,穿的阿玛尼,戴的帽子七千块一顶,脚上那皮鞋,菲拉格慕的,擦得锃亮,背的包那也是驴牌的,你说他这是图啥呢,打肿脸充胖子给谁看呢。
更怪的是,这哥们儿吧,一方面花大几万买那些什么泡泡玛特、拉布布,还有些奇形怪状的艺术品,为了小孩一幅画,能拿两个正版玩具去换,说白了,就是千金难买我乐意,可另一方面呢,住酒店顺回来的一次性牙刷拖鞋,也攒了一大堆,这消费观,你说乱不乱。
那钱是哪儿来的呢,天上掉的?不是,人家年轻时候可都是人物,一个当过国企会计,后来干销售,零几年就月入过万,靠自己买了上海的房,现在值五百多万,另一个更猛,外企高管,后来为了照顾老娘辞了职,还把一套房卖了捐给养老院,这格局,一般人真没有。
所以啊,人家根本不是没钱收拾,是不想收拾,那个乱糟糟的屋子里,藏的都是念想,一个是母亲弹过的旧钢琴,父亲送的旧收音机,另一个呢,是花了真金白银淘回来的绝版手办,在他们眼里,这比窗明几净重要多了。
直到有人打开了他们的冰箱,这下所有人都闭嘴了,那冰箱里头,跟外头的垃圾堆简直是两个世界,里头跟个精品超市似的,什么澳洲和牛、北海道扇贝,分装得明明白白,还贴着日期,进口火腿五百块就那么几片,连冰淇淋都是手工定制的,吃的比谁都好。
你看,这就叫生活品质,这品质不在于房子有多干净,而在于吃进嘴里的东西,穿在身上的衣服,是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家每天六点起来做瑜伽,喝手冲咖啡,晚上煎个牛排配红酒,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人问他,55岁了,不结婚不生孩子,一个人孤单不,人家乐了,说孤单啥呀,给邻居分点自己煮的酸梅汤,去养老院陪老人说说话,忙着呢,这叫自由,没牵绊,想干啥干啥,想去哪儿旅游抬脚就走,多潇洒。
说到底啊,真正的生活,从来就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有人喜欢大平层,有人就爱守着自己那一屋子“破烂”,因为那里面有他的历史和情感,人家不是乱,人家是把最好的钱和精力,都花在了取悦自己这件事上。
所以啊,别老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这世上,有人追求窗明几净,就有人享受被宝贝和回忆包围的安全感,只要自己活得通透,心里头亮堂,那住垃圾堆又怎么了,人家那才是自己世界的国王。
来源:包包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