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春三月,安顺市平坝区奏响机械化春耕交响曲。从传统牛耕到“铁牛”驰骋,从人工喷晒到无人机飞防,各类农机具在春耕生产中大显身手,奏响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春耕曲”,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阳春三月,安顺市平坝区奏响机械化春耕交响曲。从传统牛耕到“铁牛”驰骋,从人工喷晒到无人机飞防,各类农机具在春耕生产中大显身手,奏响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春耕曲”,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在夏云镇湖新村的耕地里,记者看到,数台大型拖拉机搭载着旋耕机、犁铧等农具,正在进行土地翻耕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原本板结的土地被轻松翻开,变得松软平整,为春播春种做好准备。
平坝区杨文全农机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文友说:“像我们这种大型的农机,在地块不好、有坡度的情况下,一个小时我们可以耕地6亩到7亩,如果是人工做的话,我们按一天10个小时来计算,可能用小型的人工推的犁地机只能做到3到4亩,我们干一个小时他一天都还做不完。”
杨文全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合作社提供从机械化耕地、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秋收等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满足不同农户和种植大户的需求,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流程覆盖。
杨文友说:“拖拉机有12台,无人机T2、T7、T100各1台,收割机有3台,播种机有4台,还有犁铧4个,一体机就是起垄、覆膜、铺水稻一次性完成的机器有2台。从2023年开始社会化服务后,我们合作社每一年的机耕,社会化服务基本上是7万到8万亩,水稻收割也是7万到8万亩,秋耕也是7万到8万亩。”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不仅拥有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设备,还有一批具备农业机械操作资质的农机手。合作社不仅服务平坝和安顺的其他县区,还把服务半径延伸到贵阳、遵义、六盘水等省内其他市州。
平坝区杨文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张超说:“我开这个拖拉机已经有七八年了。每年春耕、秋收都很忙,工资两三百元一天。”
在离夏云镇湖新村不远的白云镇平元村的油菜田上空,五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穿梭腾跃,对油菜田集中开展飞防作业,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作业效率,保障油菜产量。
平坝区杨文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植保无人机操作手杨学龙说:“本次白云镇油菜统防任务共计7600亩,我们杨文全农机合作社安排12台大疆无人机,包括T60、T70等机型参加植保作业,每台无人机一小时作业面积可达50亩,预计一周左右可完成白云镇片区作业任务。”
为保障农机春耕生产安全有序开展,平坝区农机服务中心早谋划、早部署,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及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指导农机合作社备足各类农机具零配件,便于农机维护检修使用。依托1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农机服务,通过推广机械化耕作、无人机飞播、智能飞防等现代化技术,大力实施机耕、机播及机械化植保,提高春耕效率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赋能全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各类农机具储备2.2万余台。今年以来,农机具检修1150余台,投入农机具1400余台,作业服务面积2.5万余亩。自2024年秋冬种以来,累计完成油菜无人机飞播作业6000余亩、无人机飞防作业5000余亩,有效推进油菜产业提质增效。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辉 姚德敏
来源:黔中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