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台上的月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0 08:38 2

摘要:消失并非恐怖之事,在我想明白这点前依然过着正常生活,并未因为迷惑影响过日子。对生死这等大事,有人反反复复思想,也有人极力回避这个问题。想不想如同时间对待凡人,进入时间线内,谁都是凡人,没有一点特权。

消失并非恐怖之事,在我想明白这点前依然过着正常生活,并未因为迷惑影响过日子。对生死这等大事,有人反反复复思想,也有人极力回避这个问题。想不想如同时间对待凡人,进入时间线内,谁都是凡人,没有一点特权。

井,过去是司空见惯日常之物,没有人会放在心上,对井的感情只有用过的人才会体验到。被自来水取代的清晨,再不会有人对着井水梳妆,也不会在井台边听蛙鸣等萤火虫。如今,自来水的普及让井已成为时代的弃儿。想想多少过去稀罕之物,如今已经消失,未留下一点的痕迹。

偶次,陪同学去老宅子玩。他老宅子原属于城市边远地区,顺着城市扩迁此地以成城市边缘。旧村改造完成,他老屋修整后,小院依旧保存下来。我们既然到院中转圈,相似非要寻找出点宝贝一样,这看看那摸摸,几人最终停留到院中一口井旁。一进门我已被它牢牢吸引住。走近这口老井油然泛起一股乡愁。原来人的情绪如此脆弱,一件老物件让人神思迷离,像喝多酒头脑晕玄。

人的身体才是人本身真实的外化。遇到这口井一刻,我嗓子发紧,好像沙漠干渴的狐狸见到水源,顿时眼中充满泪,泪水不到涌现出来的程度。蹲在青石井台边,看雨水沿着井沿的凹槽蜿蜒而下,在半干的苔藓上织出银亮的丝线。

推一下铁轱辘支棱的空荡荡的木支架,吱呀声惊飞瓦檐下的家燕。踮着脚握住冰凉的井绳,木桶坠入井中的刹那,听见百年前的回响。

大家围在井旁,热烈讨论起过旧事情。同学说,听奶奶说,这口井是光绪年间用糯米灰浆砌成的,遇到大旱时,全村人轮流守着井口打水,昼夜有人来取水。

井在历史书中的本义为水井,《周易·井卦》孔颖达疏:“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这个小场面让人浮想联翩。古老土地上,一口井的存在是大自然赋予的恩赠,不是哪个地方都有井水的。这口井原来奔流如泉,如今枯井干涸,不再有汩汩流水声,沉默似乎预示着衰老和遗忘。像一位干瘪老妈妈的奶水干涸。井与岁月之间的对话,人们习惯慢慢忘记曾经辉煌历史与过往,用今天的快乐代替过去。

从农村到城市,城市是时代的进步,人口集中过去的有许多的改变。人口集中方便提高管理效率,极高的人口密度也让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隔阂。各种无聊与迷茫战胜空虚的思想,人失去追求,听从自己内心,根本不在去辨别良知。

占有欲战胜终极的追求,完全会思虑的虚假的假面人。看着井想着自己的事,我不也如此活着,只不过说了一句免责的话,让自己站在正义一面,像井水清流保持自我。这些年我也保持读书自省的习惯。曾经沉醉于“难得糊涂”的装醉。麻醉自我还标签自己是叛逆者,时代潮人。无聊像井绳。目标、方向、思想混合着颓废毒害灵魂。

此时多需要一碗清凉透心的井水,浇醒得过且过的心,看清自己与真实之间一点点的透明。水容得下杂质,水代表洁净,井是照耀人性的透镜。井是在坚硬土地上挖出一只天眼,它的存在打破大地的沉默,天眼与天地连接形成漩涡。漩涡吸引着大量的人流,聚集在井旁,渴望井水的滋润。

水传承人类一代代,文字传递祖先的意志,井也是代表天意,每口井都在解释生存的本意。水桶升上来时晃动着粼粼波光,水面倒映着外婆花白的鬓角。

同学说:井水里泡青梅,能洗去暑天燥气。是的需要去除暑气沉浸下来。 井台上覆薄薄的青苔。铁轱辘的轴承生了锈,木支架爬满裂纹,恍若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臂。

不理解往往让人感到神秘,心中的愿望、理想、需求、情绪、秘密何以表达清楚,减轻神秘带来的好奇心。

水是生命之源,它的存在消减人类的干渴,井是镇住一方的法器。随着井水的流淌,贪婪在心中悄然滋生。开始忘恩负义的人,不停地打捞,连同夜晚的圆月汲取私欲。

井水本应是快乐的源头,一波一波地涌出,见证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对于同学一家人来说,这口井不仅仅是水的来源,更是生活一部分,见证他们的酸甜苦辣。无论经过什么,井笑口常开不动不火,把世间的味道品尝透,这口井成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不只井里有水,思想也需要水。

不只是“上善若水”,还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精神给养从来不曾缺少,尤其《论语》。

井旁边还有小小的一块石板,上面镌刻着这口井的历史,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一口井,滋养历史的光明成长,而且永不干涸的井。碑文默默不语,传播人真正需要的可以带走的思想。中国古文化令无数中国人心生敬畏,正是这种精神告诫子孙,履行生命的责任,团结如兄弟。

历史滚滚不停,滋润整个人类的不只生命,还有精神生命。是非观念建立古人意志,崇尚自然,聆听教诲。一口井是凝聚一个村子的粘合剂,它让周边的姹紫嫣红充满生机。水,没有裂隙,密布成一块合体,从不粘连,救赎空虚内心·。

清清白白的水,透明如一滴眼泪,流尽眼泪心酸,把时间存放井中。随时间流逝,这口井,世世代代都是故事。不仅是一口井,更是一个传说,一个关于时间、一个关于人性传说的表露。

井水依旧在内心汩汩流淌,如同文字记述文化思想来源。

来源:永光经销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