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为期7天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培训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古今出席开班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作开班式动员讲话,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共计
近日,为期7天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培训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古今出席开班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作开班式动员讲话,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共计48名文旅局长参加培训。培训班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旅工作的使命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着力为基层文旅干部“充电蓄能”,为持续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注入崭新动力。
思想领航,理论武装再深化
培训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化腾教授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带来“开班第一课”精彩课程,引导学员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要义。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事业培训部副主任甘久航“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与方法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结构化研讨课程,开启了精彩的教学之旅,以团队头脑风暴的方式,深入剖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学员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的行动自觉和能力本领。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自觉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融汇贯通,知识体系再完善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多次听取培训班筹备情况汇报,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审定培训方案;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缜密策划、细致安排,为学员提供了良好学习环境,配备了优质师资力量;省委组织部对出省培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工作指导。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实用,针对当前文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围绕12个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课程安排密集,学习节奏紧凑,丰富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载体,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赢得了广大学员的高度赞誉。西宁市城东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局长花英表示,这是她十五年职业生涯中参加的规格最高的培训,专家领导领衔,行业大咖云集,不仅是对业务知识的一次极速充电,更是一场冲破束缚的思想洗礼、一次重塑认知进而坚定信念的修行。
培训期间,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吴科峰、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马峰分别以“政府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国家关于文旅发展的最新政策法规,介绍了文旅融合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和实践经验,帮助学员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更好指导实际工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邓宁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路与实现路径”课程,详细介绍了智慧景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和实践路径,为学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工作参考。
启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南试验区建设让各地文旅局长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黄璜多次参与我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调研,在“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经验和青海实践”授课中,结合青海实际,通过对比法,将国内与国际文化旅游发展的差异化进行解析,阐述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为学员带来深度思考与启发。黄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俊表示,黄南州要放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自然与文化“双生态”价值,聚焦高质量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的战略定位,努力构建青海东南片区的“服务门厅、生态客厅、文化展厅”。果洛州达日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刚强说,“达日县作为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南试验区的一部分,有着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河流和多样的野生动物,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规划生态友好型旅游线路,建设环保旅游设施,引导游客参与生态保护,实现旅游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学思践悟,履职本领再进阶
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至远。为提高学习质效,培训班综合运用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及现场教学等方式,用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话题,碰撞学员思想火花,启发工作思路。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韩蓓蓓讲解的deepseek的文旅应用场景、黑弓数字文化试验室总监于博关于数字文旅发展与国际传播交流的课程深深吸引了学员,DeepSeek赋能文旅工作的实践价值与利用数字科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展现,让学员感受运用数字融合式的新时代文化表达方式,为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新模式、新体验。
从课堂到现场,“沉浸式”教学让学员培训更加“鲜活”。分组体验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数字文旅发展与国际传播交流实验室、智慧党建体验中心、美丽中国学习中心、公共文化驿站等特色教学空间,“可看、可听、可鉴、可用”的优秀案例和实践经验,带给学员很多启发。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抖音集团现场教学中,学员对构建中华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文旅新媒体传播新质生产力收获了崭新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多思路和借鉴。培训期间,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还特别为青海学员安排了国家大剧院美育体验教学,在交响音乐会《瀚海丝路》恢宏的音乐中,学员深刻体会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也认识到特色文艺作品助力文旅品牌深化与传播的重要作用。
此次培训是一次知识的充电、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行动的动员。大家一致认为,培训班解惑解渴,提神提劲,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基层文旅局长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更新了知识结构,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在交流互动中拓展了工作资源。海南州贵南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何建平第一次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参加培训,激动地说:“通过学习,激发了我的灵感火花,找到了工作问题症结,之前久推不动的工作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最优化的方法路径,对结业返青后如何安排部署、推动落实下一步工作,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明确的方向。”海北州刚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高诚在结业总结时写到,感谢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系统学习、深入交流的优质平台,让我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旅游发展理念、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们每一位来自青海的文旅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纪律严明,党性修养再提升
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严肃培训纪律,压实各方责任,认真落实考勤签到、请销假、晚间查寝、培训“日报告”等制度规定,确保培训各环节环环相扣、不出纰漏。全体学员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服从全封闭管理要求,严正学风,严守纪律,活动有组织、参观有秩序、出行有纪律,展现了我省文旅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党支部、班委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学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搭建互学互鉴载体,深化学习成果,通过学员课前开课、课后结课环节,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培训中,学员自主利用课后时间开展“学员沙龙”,锚定“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各组学员代表立足各自岗位职责,围绕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工作创新等方面分享各自体会,展现了新时代文旅局长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不仅加深了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增进了学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