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活” 将晋祠特产卖向全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6:42 2

摘要:“大家只知道晋祠有三宝——鱼沼飞梁、献殿、圣母殿,实际上除此之外,晋祠还有四宝——‘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它们都是晋祠的名特产。”近日,记者跟随2023年度山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家跟踪服务回访团,来到位于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外休闲购

回访团专家实地调研。

“大家只知道晋祠有三宝——鱼沼飞梁、献殿、圣母殿,实际上除此之外,晋祠还有四宝——‘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它们都是晋祠的名特产。”近日,记者跟随2023年度山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家跟踪服务回访团,来到位于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外休闲购物街的山西晋祠大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白贺琦正对着直播镜头,向全国各地的“粉丝”介绍晋祠名优特产。

晋祠大米系列产品。

游玩晋祠,如果不吃当地的元宵、血灌肠、糍粑就不算来过晋源,这些饮食文化是晋源区独有的,与晋祠大米息息相关。晋祠大米被誉为“北米之最、米中贵族”,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当地就开始种水稻了,比其他地方记载的时间提前了1300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唐叔虞向周成王献上嘉禾,还得到肯定。古人把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特别的禾苗称为“嘉禾”,也就是生长茁壮的禾苗。到清代,晋祠一带便因“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而久负盛名,晋祠大米又因“洁白纤长,味殊精美”而弥足珍贵,宫廷将其列为贡米,如此数百年,一直延续到清末。

回访团专家收看宣传短片。

白贺琦向回访团一行介绍说:“随着晋泉的复流,到2010年,晋源区开始保护性复种水稻,晋祠大米集团有限公司随之诞生。公司成立后主要负责晋祠大米的种植和深加工,在承包500亩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选种优良品种,大米品质逐年提升。公司投入1600万元建设占地35亩的晋祠大米深加工基地,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加工大米以及米醋、米酒、元宵、糍粑、糯米等多种农产品,实现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集聚产学研的目标,在建强产业链的同时,让农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回访团集结考察。

作为2023年度山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农产品加工仓储电商班”学员,白贺琦学成归来后,把以晋祠大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系列产品推向了直播间,走向了联通全国的“线上”销售大市场。白贺琦运用培训课所教授的直播技术,在直播间里讲解晋祠的历史文化、晋源农耕文化,在此基础上推销晋源的名优特产,力求把文化的魅力演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尝得香”的具体实物。

为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白贺琦还在直播间里介绍,新出台的《晋祠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该标准在传统种植方法的基础上,对种植晋祠水稻的大气环境质量、土壤、水质、品种选择等栽培条件,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收割、晾晒、运输、贮藏、加工都进行了详细说明,规范了晋祠水稻生产种植的规范化操作与管理。

“手机就是新农具、流量就是新农资、直播就是新农活。”白贺琦感激地对回访团导师们说,“通过‘头雁’培训,我学到了新知识,开辟了营销新赛道,去年仅直播收益就达到了100万元,今年这个数字估计还将往上走!”

回访团导师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韩鹏杰研究员对他说:“看到培训的成效,在晋祠落地生根,我心里很高兴。希望你发挥‘头雁’的引领作用,把晋祠的特产和文化,通过直播宣传出去,带动产业的上下游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来源:球球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