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一个运动员离开顶级赛场超过900天,还能直接空降世界第一联赛的宇宙队,这事儿本身就够离谱了。
你知道吗,一个运动员离开顶级赛场超过900天,还能直接空降世界第一联赛的宇宙队,这事儿本身就够离谱了。
但更离谱的是,当事人朱婷,搞得跟没事儿人一样,背个包就飞了意大利。
没预告,没宣发,连个机场摆拍都没有,搞得我们这些蹲新闻的跟傻子似的,消息还是从意大利媒体那边传回来的。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笑。
这年头,连网红吃碗泡面都要开直播,咱们这位手握奥运冠军MVP的国宝级主攻,复出首秀这么大的事,办得跟出差一样云淡风轻。
这姐们儿是不是对自己的流量有什么误解?
后来我看到一段她在河南队训练时的视频,一下子就懂了。
那食堂里,她穿着最普通的训练服,自己端着个不锈钢餐盘,跟小队员们挤在一起排队打饭。
吃完了,还自己拿到水槽去洗。
镜头晃来晃去,她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做着一个普通运动员该做的事。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们总把“女排精神”挂嘴边,说得那么高大上,其实那玩意儿可能就藏在这碗饭、这个盘子里。
它不是口号,就是一种本分。
说到装普通人,这不就又想起了黄磊一家?
每次出个门,孩子穿得干干净净又朴素,网友的放大镜瞬间上线:“这是朴素,还是摆拍?”
一句话,大家伙又热闹开了。
你看,咱们对名人的“接地气”这事儿,心态特别矛盾。
人家高调了,你说人家炫富;人家低调了,你又怀疑人家在演。
朱婷这次倒好,她根本不给你讨论的机会,直接把“普通”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让你觉得,她本来就该是这样。
可她真的一点都不普通。
别忘了她那只伤痕累累的右手腕,那可是她从巅峰硬生生被拽下来的罪魁祸首。
那段漫长的康复期,没人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我们看到的,只是她偶尔在社交媒体上发的一两张训练照,表情永远是淡淡的。
可只有运动员自己才知道,从手术台到重返赛场,那条路是用多少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铺成的。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逆天改命的爽文剧情,有的只是一次次咬着牙,跟那个想放弃的自己死磕。
所以,当科内利亚诺女排那份堪称“魔鬼”的赛程表甩出来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但又觉得,这才是她。
9月底先来个库马约尔杯热热身,紧接着10月底飞回来帮河南打全运会,打完再无缝衔接意甲和世俱杯。
这行程,比特种兵拉练还狠。
我甚至能想象到她的经纪人拿着行程单,小心翼翼地问她:“婷队,这……身体吃得消吗?”
而她,可能只是淡淡地点点头。
因为对她这种级别的运动员来说,球场就是战场,不上场,比杀了她还难受。
当然,所有人都盯着那场库马યો尔杯。
为啥?
因为那儿有埃格努。
朱婷和埃格努,这两个名字放一块儿,就是女子排坛的“既生瑜何生亮”。
一个是用脑子打球的技术流天花板,线路刁钻得像巡航导弹;另一个是天赋异禀的暴力美学代言人,扣球砸地板上能出个坑。
过去几年,只要她俩隔网相对,那比赛就跟神仙打架一样。
现在,朱婷伤愈归来,第一战就可能要面对状态正盛的埃格努,这剧本,连好莱坞都不敢这么写。
我敢打赌,9月26号那天晚上,不知道多少球迷会定好闹钟,守在屏幕前。
我们想看的,不仅仅是一场输赢。
我们想看的是,那个曾经的世界第一主攻,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后,还能不能在场上,露出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
她还能不能用她那标志性的轻吊,骗过对方三个人的拦网?
她还能不能在关键时刻,用一记重扣,告诉所有人:“你婷姐,回来了。”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了,这更像是一场对所有人的宣告。
对那些质疑她的人,对那些关心她的人,也对她自己。
你看,生活这玩意儿,总会想方设法把你按在地上摩擦,但总有那么些狠人,能一次次地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然后给它一个更狠的回击。
所以啊,还讨论什么低调不低调,接地气不接地气呢?
没劲。
咱们就安安静静等着看球吧。
毕竟,能亲眼见证一个传奇开启她的第二段职业生涯,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不是吗?
来源:玩咖网红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