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方丈编辑|方丈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方丈
编辑|方丈
提起天地会,人们往往想到清朝时期的秘密组织、反清复明的誓言,甚至是金庸小说里的江湖义士。
但你知道吗?这个曾在中国历史上掀起风浪的民间组织,竟然曾远渡重洋,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片土地的面积比两个日本还大,而当地人至今仍说着汉语,保留着许多中国传统习俗。
一个起源于明末清初的秘密会党,为何会流亡海外?
据考证,天地会的前身,可能是郑成功部将陈永华创立的。
陈永华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然而大势已去,最终只得另谋出路。
他东山再起,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秘密集结志同道合之士,成立天地会。
这一年,大约是康熙元年(1662年)。
康熙年间,天地会在台湾、福建一带如鱼得水。
他们散播"明朝未灭,皇孙尚在"的言论,为日后复辟做铺垫。
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天地会趁着农民起义的东风,多次兴兵反清。
然而,每一次起事,都被清军镇压下去。
镇压归镇压,但天地会的香火却越传越旺。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天地会成立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创始人是福建僧人万云龙。
尽管真假难辨,但天地会誓死反清的决心,却是真真切切的。
清廷对天地会深恶痛绝。
乾隆皇帝多次下令,要斩草除根,将天地会连窝端掉。
不少会众身陷囹圄,凄凄惨惨地牺牲了。
但这星星之火,并没有因为皇帝老儿的怒吼而熄灭。
恰恰相反,它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着,等待最后的爆发。
随着清廷的多疑和残暴,不少天地会骨干选择远走高飞。
他们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南洋这片尚待开发的热土寻求庇护。
对他们而言,哪里没有满清的魔爪,哪里就是可以容身的新天地。
这其中,就有两位对天地会南洋世界影响至深的人物——罗芳伯与吴元盛。
他们本是同舟共济的天地会兄弟,一个文韬武略,一个勇武过人。
双剑合璧,势不可当。
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是他们的第一站。
在这里,罗芳伯和吴元盛先后担任聚胜公司的首领。
他们带领众多华人,披荆斩棘,奋力垦殖。
在罗芳伯的经营下,聚胜公司成为南洋版的"天地会"。
这里,是所有被清廷迫害的人的庇护所。
1777年,罗芳伯迈出了惊人的一步。
他宣布成立"兰芳共和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并出任总统。
兰芳共和国的建立,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南洋,激起千层浪。
这个由华人主导的国家,不仅实现了"反清"的理想,更在异国他乡播下民主的火种。
当地土著尊称罗芳伯为"大唐总长",因为"唐"在他们心目中,就是文明昌盛的代名词,也是中华的化身。
罗芳伯虽远在他乡,却从未忘记民族气节。
他大力发展农工商,兴修水利,使人民安居乐业。
一时间,八方来客,万商云集,南洋出现了一个华人领袖和管理下的政治实体。
兰芳共和国全盛时期,国土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比日本还大一倍有余。
它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海外华人的希望。
无数南来谋生的华工、商贾、学者,在这里安身立命。
吴元盛在戴燕国当了个官。
谁知好心当驴肝肺,戴燕国王居然设相亲圈套,暗中谋害他。
吴元盛没那么容易上当,他先发制人,一刀结果了奸诈残暴的国王。
戴燕国民拥戴他为新君,从此吴元盛化身"东方不败",开启了传奇的人生篇章。
这位从天地会走出的"国王",从一介布衣,变成一国之尊,鼎盖相望,前无古人。
他执政期间,也是戴燕国的全盛时期。
有了罗芳伯和吴元盛的接应,再多的天地会人士逃到南洋,也不怕没饭吃、没地住了。
他们或北上南下,或东征西讨,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圈地开垦,星火燎原。
他们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繁荣。
婆罗洲从一个蛮荒之地,变成华人的"第二故乡"。
其他南洋群岛,如苏门答腊、爪哇、吕宋,也纷纷效仿。
一个由华人构建的"朋党"网络,在南洋大地上悄然成型。
他们亲如一家,守望相助,共御外侮,俨然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当19世纪列强的炮舰打到南洋时,一切都变了。
兰芳共和国虽然民心所向,却在武器装备上难以抗衡,最终不敌荷兰侵略者。
罗芳伯的王朝,在硝烟中轰然倒塌,108年的辉煌,成为历史尘埃。
戴燕国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吴元盛驾崩后,他的后人昏聩无能,很快就被荷兰殖民者取而代之。
东方不败,终究没能守住自己的江山。
如今,婆罗洲依然碧海蓝天,但当年的激情岁月,只能在历史的泛黄卷宗中追寻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那片土地上,华人后裔仍然用一口流利的汉语,传颂着先贤的业绩。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他们对家国的情怀,却穿越时空,熠熠生辉。
天地会逃亡南洋、另立炎黄的故事,是一曲慷慨悲壮的史诗。
他们虽为一己之利避祸南洋,但怀揣家国之念,播撒民主之种,延续文明之火。
没有他们的筚路蓝缕,哪有后来华人在南洋的如日中天。
这,就是一群天地会人的壮举。
他们身上彰显的气节、抱负、胆识和才能,映照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光辉品质。
在逆境中开创,在绝地里逢生,这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必将激励一代代游子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来源:麟史通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