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27岁的白宫发言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藤校毕业精英,她一毕业就进入特朗普团队工作,也是特朗普2024年总统竞选全国新闻秘书。这个角色相当于特朗普的对外形象,许多流出的视频也可以看到,川普所发的那些看起来争议极大,有很多让人吃不消的推文,就出自这位美女之手。
2024年11月15日,特朗普宣布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提名年仅27岁的卡罗琳·莱维特担任白宫新闻秘书的职务。
消息一出,全球震惊。
这位27岁的白宫发言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藤校毕业精英,她一毕业就进入特朗普团队工作,也是特朗普2024年总统竞选全国新闻秘书。这个角色相当于特朗普的对外形象,许多流出的视频也可以看到,川普所发的那些看起来争议极大,有很多让人吃不消的推文,就出自这位美女之手。
按照美国政治体系的职级划分,白宫新闻秘书这一职位,不仅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更是权力核心中的关键一环。它的职责除了对外发言,还包括对政府政策的解读和引导。
随着经济复苏逐步展开,贸易摩擦、税收政策、财政刺激措施等一系列经济议题日益重要。卡罗琳作为新任新闻秘书,将翻开这一页新篇章。
从普通女孩到白宫新星
卡罗琳·莱维特的故事,始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镇——阿特金森。
据报道,卡罗琳是在一家商店里“舀着冰淇淋”长大的,她的父母在普莱斯托经营一家冰淇淋店和二手卡车经销店。卡罗琳的成长没有被高档教育和富贵家庭包围。小时候的她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站上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高中时期,卡罗琳已经在班级里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辩论社成员,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她说自己从小就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社会发声”。这个信念,最终成为她进入政界的起点。
大学时,她在圣安塞姆学院、学习传播学和政治学。在校园里,她因公开支持特朗普并在校报上为其政策撰文辩护而备受关注,还创办了学校的第一个广播俱乐部,积极为保守派观点发声。
此外,她还在赫斯特电视台和福克斯新闻实习,这让她第一次接触到政治传播领域。卡罗琳在采访中表示,参选公职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加入共和党:“年轻是一种力量。”
2017年至2019年间,卡罗琳获得了在白宫进行暑期实习的机会。2019年大学毕业后,她投身政治进入白宫,成为时任新闻秘书凯莉·麦肯纳尼的助理新闻秘书。在这里,她学到了如何撰写总统发言、如何面对媒体的提问,也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政治博弈。
凭借优异的表现,卡罗琳逐渐成为特朗普总统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在特朗普2024年总统竞选的舞台上,卡罗琳担纲全国新闻秘书一职,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与卓越的媒体应对能力大放异彩,并为特朗普的竞选之路铺设了坚实的舆论基石。
2024年,卡罗琳被特朗普任命为白宫新闻发言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白宫新闻发言人。
初涉政坛
成为白宫新闻秘书后,卡罗琳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她的年龄。在许多年轻人刚刚进入职场稳定下来时,27岁的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发布人之一。
但年轻不仅仅意味着活力,也意味着经验上的挑战。能在27岁就站上白宫新闻发言人的位置,卡罗琳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立场。
事实上,卡罗琳不仅精通政治传播,还深度参与其中。2022年,25岁的她就已成为新罕布什尔州第一选区的共和党候选人,开始竞选美国佛罗里达州第十选区的国会众议员席位,并主张选举年轻人担任公职。
卡罗琳告诉CNN,自己参选的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希望吸引年轻人加入共和党,“很多身处华盛顿的政治人士仍然有着对权力的强烈渴望……但竞选活动显示出,年轻是一种力量”。
面对外界一些批评她太年轻、资历不足的声音,她在竞选时曾回应:“我们如何打破(政治)模式?通过选举年轻人担任公职,才能引起选民的共鸣。”直率的风格,也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她的能力。
除了激励年轻的共和党人,她当时的竞选纲领还包括保护中小企业、限制政府监管、降低税收、削减繁文缛节。
虽然最终以8个百分点之差败给民主党现任议员克里斯·帕帕斯,但却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成为共和党内年轻一代的明星人物。
年轻的变化
白宫新闻秘书不仅仅是一个“发言人”,更是总统与公众、媒体之间的桥梁。在这个岗位上,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头条,每一个措辞都可能影响舆论方向。
她因强硬捍卫特朗普政策饱受批评,但也巩固了其作为“MAGA一代”代表的地位。面对关于特朗普政策的尖锐提问,她毫不退缩:“总统的政策基于常识,例如恢复联邦政府‘只有两种性别’的认定,而常识在任何年代都适用。”
被问及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对美国的挑战时,她表示:“DeepSeek的出现是对美国AI行业的警钟。特朗普已任命首位‘AI与加密货币沙皇’大卫·萨克斯,并撤销繁琐监管以恢复美国主导地位。”
2025年1月28日,在首次白宫简报会上,卡罗琳坚定捍卫特朗普削减联邦开支和大规模驱逐移民的计划,认为这些行动是在兑现竞选承诺,善用纳税人钱财。面对记者的各种提问,她总能有条不紊、沉着冷静地回应。
此外,卡罗琳上任后还立马开始了她的“新闻变革”——设立“新媒体座位”,允许独立记者、播客博主、社交媒体网红进入白宫新闻发布会。
她宣布:“无论您是TikTok内容创作者、博主还是播客主持人,只要您制作合法的新闻内容……都可以申请白宫记者证。”并确认白宫官网会同步开放申请通道:“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唯一渠道,我们要让更多声音参与进来。”
在此之前,白宫新闻发布会总是由传统媒体主导,像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些老牌媒体记者在前排占据最重要的提问席位。这一变化意味着靠着自媒体打败主流媒体、再次入主白宫的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层面,将自媒体摆到和主流媒体同等的位置,这些所谓的主流媒体,以后如果还继续撒谎,那将干居末流。
在信息时代,传播权正在重构。她推动白宫向新媒体开放,呼应了盖洛普民调显示的“美国民众对传统媒体信任度跌至历史新低”的背景。这一举措被保守派赞誉为“打破左翼媒体垄断”,但也引发传统媒体质疑其“降低新闻专业性”。对此,她回应:“这是信息时代,我们需要适应,而不是固守过去的规则。”
结语
卡罗琳·莱维特的故事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还有一种不同的启发意义:年轻不是阻碍,而是动力。而她以27岁的年龄打破纪录,证明了年轻并不意味着空白,资历还可通过实践积累。
因其上任后的种种表现,支持者欣赏她的果断(保守派称她为“摇滚明星”),批评者则质疑其曾因竞选财务违规被联邦选举委员会调查。
但无论如何,她已经成功地让自己的声音被所有人听见。或许正如她自己所言,“我的职责是确保总统的声音被每个美国人听到——无论他们通过何种渠道获取信息。”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