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你身上怎么有股怪味啊,是不是没有换衣服?"闺女这几天总觉着老爸身上有股怪味,天天和老李说话捂着鼻子。
"爸,你身上怎么有股怪味啊,是不是没有换衣服?"闺女这几天总觉着老爸身上有股怪味,天天和老李说话捂着鼻子。
退休之后,老李每天不出去逛公园了,每天都拿着手机看养生视频。
上次,看见个白大褂指着右下角的车车说:每天八颗核桃补脑防痴呆,五折优惠,赶紧抢。
老李转头就下单了十斤杏仁,时不时就吃一颗。
为了达到效果,老李每天饭后都要吃两把杏仁,最近连放屁都带着杏仁的味道,孙女都不愿意和他说话,都说爷爷身上臭,一直放屁。
那天老李一直捂着肚子喊撑,而且还痛,女儿没办法只能送进医院。
老李对着医生说:我这两天肚子胀很,放屁都是味道,吃饭也吃不下了。
最绝的是,老李头进医院还揣了一把杏仁:"人家视频里专家说得这么清楚,每天8颗防老年痴呆,我按他说的吃。"
医生看着检查报告表示:"你每天吃这么多坚果,又不运动,肠道里面全是坚果残渣。"
菜市场里拉着车举着老年卡抢坚果礼盒的老姊妹,公园石桌上边搓麻将边嗑瓜子儿的老哥几个,指不定哪天就跟老李一样遭罪。
这养生养得好好的,怎么还养出"人体坚果铺"来了?
坚果的营养十分丰富,多项研究都表明有助于延缓衰老,防止心血管疾病。
一项针对55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临床试验和长期前瞻性研究表明,每周摄入更多坚果可以降低所有病因和特定病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是,老年人的胃肠就像用了几十年的砂锅,看着完整,实则千疮百孔。
牙齿退化导致咀嚼不彻底,消化酶分泌减少让油脂更难分解,三高人群吃饭时还要盯着热量。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可能需要适当减少摄入量。
老李年龄较大,本身的消化能力较差,而且牙口也不太好,每天格外吃八颗杏仁,容易加重胃部负担,杏仁在胃肠道无法消化,继而出现这种情况。
坚果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每100克坚果的热量通常在500-700千卡之间,针对老李这样年过50岁,马上迈入60的人群该如何吃坚果呢?
1、严格控制量
研究显示:每周食用≥1份核桃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风险,每周食用>3份核桃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此外,每周食用三份或以上坚果还可降低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坚果的推荐摄入量为10克左右,避免过量摄入热量和脂肪。
2、牙不好别逞强
老年人的牙齿逐渐老化,核桃、夏威夷果等硬壳坚果,改吃磨成粉的坚果酱,可以保护牙齿,防止对牙齿造成损伤。
3、时间有讲究
不要在饭后吃坚果,刚吃完饭,胃肠还没有消化,坚果最好在早上吃,晚上睡觉前也需要避免食用。
4、坚果泡水
把生杏仁泡进清水,第二天水面浮起油花,可以帮助减少坚果中富含的油脂,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吃。
1、核桃
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证明,每天吃42.5克核桃的老人,收缩压比不吃核桃的老人低了4.61毫米汞柱。
虽然这个差距不算特别大,但也能看出核桃对降低收缩压有点作用。
2、杏仁
还有研究发现,中年人每天吃杏仁,血脂状况会变好,而且每多吃30克杏仁,10年内得冠心病的风险能降低3.5%。
3、花生
研究显示,每周吃树坚果和花生两次或以上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吃的人低13%,吃坚果的总量越多,癌症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就越低。
老年人总抱怨:人老了吃什么都不安全!
其实不是不能吃,而是要会吃。
坚果本是好东西,过了50岁就得讲究吃法:选原味,控数量,分次吃。
参考资料:
[1]王静,魏九玲,刘培培,等.中国成年居民坚果摄入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4,30(10):66-72,77.
[2]张聪.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J]. 食品安全导刊,2022(14):前插1.
[3]RusuME, MocanA,FerreiraICFR,PopaDS.HealthBenefits of Nut Consumpt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Antioxidants (Basel).2019.
来源:彩牛养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