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Lucas,2023年我带着全家的期待进入澳洲八大之一的悉尼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第一年,我自信满满,但很快被现实击垮——全英文授课让我上课像听天书,小组讨论时连问题都听不懂。期中考试三门挂科,GPA跌到2.3,我收到第一封学术警告邮件。
我是Lucas,2023年我带着全家的期待进入澳洲八大之一的悉尼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第一年,我自信满满,但很快被现实击垮——全英文授课让我上课像听天书,小组讨论时连问题都听不懂。期中考试三门挂科,GPA跌到2.3,我收到第一封学术警告邮件。
大二时,我每天泡图书馆到凌晨,但复杂的算法课和代码作业让我崩溃。同一门课两次挂科后,教授建议我转专业,但我咬牙选择重修。然而,悉尼大学规定“同一课程挂科两次或学期挂科超50%会触发劝退机制”,我第三次考试前焦虑到失眠,最终因代码抄袭被指控学术不端,面临听证会。
澳洲留学的“死亡陷阱”,我几乎全踩了:
1. 挂科红线:多数澳洲八大规定,单学期挂科≥50%(如4门挂2门)或累计挂科超总学分1/3,会收到警告信;若连续两个学期挂科超50%,直接劝退。
2. 重修陷阱:挂科后需支付单科5000-8000澳元重修费,且部分课程仅限两次重修机会,失败则强制转专业甚至退学。
3. 心理战:我因长期压力确诊抑郁症,校医院候诊排到147号,却不敢告诉父母。
2024年底,我收到学校的退学通知,坐在悉尼的阴雨里痛哭。直到遇见留学顾问Chuck,他给了我三条路:
· 申诉:整理病历、重修记录和教授沟通邮件,证明挂科因“心理疾病+语言障碍”,最终争取到最后一次重修机会。
· 转学:可转至排名较低的院校,但计算机专业课学分最多抵50%,需再读2年。
· 跨本申硕:跳过本科直接申请英国一年制硕士,选教育或商科等易毕业专业,用新学历认证找工作。
我选择了跨本申硕。Chuck用我真实的本科就读经历,帮我申请到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硕士。2025年,我用本科挂科的经历写了篇《失败如何重塑我的抗压能力》,反而成了申请文书亮点。
给家长的话:如果孩子挂科,请先查学校官网政策(搜“Academic Progress Policy”),关注重修截止日期。若被劝退,立刻准备申诉材料(病历、导师推荐信)或转学,拖过28天会被上报移民局。如果时间成本太高,跨本申硕能用1年时间拿硕士学历,中留服可认证,成本比本科延毕2年更低。
现在,我在英国边写论文边投简历,终于敢对爸妈说:“我没给中国留学生丢脸。”这段经历教会我:挂科不是终点,只要敢面对,总有路可走。
来源:君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