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DeepSeek的爆火,让AI大模型彻底进入大众视野。2025年是AI大众化应用元年,因为成本大幅度降低,人人可用。目前,企业需要做的是“落地工程”,迎接“一米阳光”,与自己结合,正确使用。AI将洗牌中国酒业,这个时刻,“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企
李后强 华夏酒报
中国DeepSeek的爆火,让AI大模型彻底进入大众视野。2025年是AI大众化应用元年,因为成本大幅度降低,人人可用。目前,企业需要做的是“落地工程”,迎接“一米阳光”,与自己结合,正确使用。AI将洗牌中国酒业,这个时刻,“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企业会长大,“中情商”的企业会撕裂,“低情商”的企业会消失。
中国酒业的主要矛盾是“新”“旧”矛盾:“新”——新的人群、新的体验、新的文化、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世界等;“旧”——旧的工匠、旧的理念、旧的经验、旧的技术、旧的工艺、旧的营销、旧的产品等。酒业者一直追求“古老”(传统)与“外形”(酒瓶),消费者一直追求“新潮”(体验)与“内涵”(质量)。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后强
AI预测,2030年前(未来五年),中国白酒呈现“七大趋势”:一是中国白酒小酒厂60%会消失,倒闭或被兼并、收购;二是“名酒”将平民化为老百姓喝得起的“民酒”,价格将下调40%或更大;三是饮酒消费将下降到总餐费的40%,比如,1000元餐费,白酒消费不超过400元;四是白酒“不出海就出局”,走向世界是必然选择;五是海外蒸馏酒中国化趋势加快,比如,中国威士忌;六是随着数字和测试技术深入发展,精准个人定制将成为大趋势,可能出现“千人千酒”“亿人亿酒”新局面,让每个人都可以喝酒,但“酒”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巨大变化;七是中国酒业AI文创将从“物”到“人”到“神”再到“信”的升级跃升。
我们必须做到“四个面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年轻人;中国酒业总趋势是“七化”:产区化、智能化、低度化、低价化、健康化、年轻化、人性化。
酒业应用AI的海外历史
AI对酒业的影响由来已久。人工智能与酿酒工艺的融合,正在修改这个千年行业的运行规则。
“AI大模型”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将AI引用于酿酒最早也源于国外。从2017年伦敦诞生首款AI啤酒,到瑞典威士忌厂商用算法重构配方,再到波兰朗姆酒企任命AI担任CEO,全球酒业已展开近十年的智能化实践。
2017年,伦敦的Intelligent Layer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款由AI酿造的啤酒——IntelligentX。该公司使用一种名为“自动酿造智能”的AI算法,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了解用户的口味偏好,从而调整酿酒原料。
同年,嘉士伯也推出了“啤酒指纹”项目,借助AI感应啤酒中的微妙风味和气味差异,在新品研发和质量检测上取得了更高的精确度。
除了啤酒,AI在威士忌领域的应用也较早就启动了。2019年,瑞典的威士忌品牌Mackmyra Whiskey与微软以及Fourkind合作,运用AI分析历史配方和消费者数据,推出了由AI开发的世界首款威士忌;美国的Osmo公司则突破了传统嗅觉的限制,利用AI数字化气味,精准识别美、苏威士忌的风味,提升了酒品气味识别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烈酒巨头帝亚吉欧则将AI应用于酒瓶定制领域,提升了旗下产品的个性化风格。
此外,AI也应用于其他酒类的酿造中,如奥地利的葡萄酒酒庄Muster采用AI来辅助葡萄分拣、日本的清酒酒厂“久保田”用AI分析用户口味、波兰的朗姆酒品牌Dictador更是大胆创新,直接聘请AI担任CEO,探索更智能化的决策方式。
白酒产业应用AI的中国道路
《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出,要“以智能酿造推动创新发展”,强调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供应链优化,以促进产业全面升级。
国外在AI酿酒的应用上起步较早,涵盖范围较广,但主要集中在产品口味分析和研发支持上。国内酒企的AI之路,则更多集中在智能化生产制造上,通过智能化设备、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成本优化。
中国酒业虽起步稍晚,却已经在技术转型方面展示出别样的潜力,走出了差异化路径。
2018年,洋河启动了智能工厂项目,覆盖制曲、酿酒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构建了一个协同上下游供应链的全新智能化体系。这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洋河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方面的跨越,力求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2019年,泸州老窖也启动了智能化包装中心技改项目,借助AI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成功整合了生产控制、采购管理、物流管理等六大信息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2020年,古井贡酒更是募资50亿元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和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茅台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通过仪器进行菌群研究,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通过实时参数检测装置和数学建模,实现对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西凤酒则使用了多种核心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口子窖的智慧工厂也通过智能酿造机器人、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等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泸州老窖的智能包装中心,运用AI智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令平均生产速度可达15000瓶;古井贡酒则通过数字化技改项目,令车间人均产能约为传统酿造车间的10倍以上;今世缘智能化酿酒车间单条生产线的用工效率也大幅提升,已达原来的6.4倍,年产量提升2.6倍;华润雪花啤酒通过AI技术设计的X-code系列包装,精准迎合了市场上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成功提升了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国台酒业则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元宇宙技术,向消费者提供定制化酒旅体验,进一步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在品牌营销方面,茅台、雪花、习酒等酒企通过虚拟AI形象进行品牌代言,AI主播的引入不仅加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还提升了品牌现代化形象,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中国电信天翼物联推出的“翼酒保”产品,通过感知、网络和AI的融合,实现了白酒的非接触式精准计量,既保证了计量精度,又避免了对酒品的污染。
AI对酿酒的赋能主要体现在工具角度。酿酒用的是工具,而工具的背后是文化,是承载着文化的人。酿酒现代化的标志,是让工艺更传统,让工具更现代。AI技术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提升效率、品质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
宏观层面的未来展望,AI为白酒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趋势——智能供应链管理,区块链技术应用,人机协同生产,全球化市场的拓展,智能化消费体验,产学研合作共赢。采用AI设备和工艺,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很简单,容易实现;而浓香和酱香的工艺复杂,需要人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难度较大。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白酒产业有望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AI对酒业有哪些重要影响
当传感器开始监控窖池温度,算法介入酒体设计,酿酒这门“靠天吃饭”的手艺,如何在智能化浪潮中,守住文化根脉?
AI技术在酿酒的原料选择、菌群选择、酒曲设计、配方设计、工艺设计、酒体设计(色、香、味、格)、勾调控制、营销路线和消费人群选择等方面,将带来革命性冲击。
在大调整时期,中国白酒要走出困境实现大发展,必须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顺应AI大变革:
生产端智能化革命:一是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二是标准化与品质控制。
研发端创新突破:一是加速新品研发;二是工艺优化与传承。
营销与消费场景重构:一是精准触达与个性化服务;二是沉浸式体验升级。
产业链与供应链透明化:一是全链路溯源与库存优化;二是智能调度与风险预警;三是优化供应链协同;四是智能库存管理。
AI引导的格局与趋势预测
未来,酒业AI引导的格局主要包括,一是长尾市场崛起;二是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公平竞争。
对于AI(人工智能)要有正确的判断:AI没有人性、没有灵性,是模仿人脑的产物;AI没有灵感、没有情感、没有伦理、不能缺电、不能增殖、不能批判。数据储存量巨大(全世界)、收集整理能力巨大(网上有的都可以)、逻辑推理和对比分析能力强大(比较好坏)、成本低速度快(几秒、几十秒)。AI不是来替代人,而是来帮助人;AI不是打败人,而是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AI是重要辅助工具,永远不能代替聪明人。不必恐慌、不必懈怠。比如,汽车、飞机、火箭超越人类生理极限即体力、速度,但没有超越人类智力;计算机(电脑)超越人类记忆与计算能力,但没有超越个人智力;AI是数据库+生成(根据收搜结果来生成答案,组合与重构)整理,永远不能超越人类整体智力;AI对传统产业(靠体力低技能)影响巨大,能替代70%人力和工种,但对于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与岗位却无法取代,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挑战极大,对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很大挑战。
中国白酒已经不是商品而是艺术品,喝的是品位而不是物质。目前,中国白酒存在“四个偏离”:价格偏离价值太远、名气偏离骨气太远、炒作偏离操作太远、神说偏离学说太远。原因是资本在作怪,出路在于“五个回归”:回归科学、回归文明、回归健康、回归真情、回归法治;必须高度重视“五个趋势”:产区化、年轻化、低度化、数字化、文创化。
中国白酒未来五年(2025年-2030年)的发展趋势:
高端化与消费升级:一是价格与品质双驱动;二是消费群体年轻化。
品类分化与清香型崛起:一是清香、浓香型领跑增长;二是酱香型增速放缓。
渠道数字化与效率革命:一是线上渠道重构;二是渠道扁平化。
国际化与文化输出:一是出口规模扩大;二是申遗加速文化认同。
产区竞争与价值重构:一是产区品牌化;二是区域品牌分化。
健康化与创新产品:一是低度化与功能化;二是包装场景适配。
未来五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9500亿元增至2030年的2.5万亿元。企业需通过品质提升、品类创新和渠道变革应对存量竞争,而产区价值与文化输出,将成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AI正在推动中国酒业从“经验驱动”向“智能驱动”跃迁,重构生产、研发、营销与供应链体系。AI正在深刻变革中国酒业,从生产到营销各个环节都带来了显著的提升和创新。未来,随着AI高度进化与场景化消费的深化,酒业将迎来“科技+文化”的双重升华,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速产业AI升级。
AI是中国白酒跨越周期横杆的撑杆,是大调整实现大发展的利器。中国白酒企业——不用AI大概率死亡,应用AI小概率存活。白酒春天来了,希望您还在!(本文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在由华夏酒报社、华印品牌文创研究院主办,北京华夏酒报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张支云酒业集团、华印国际创意产业集团协办的“2025中国酒业AI文创大会”上的发言。)
来源:华夏酒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