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6日,南京医科大学王学浩及李清共同通讯在Journal of Hepatology(IF=26.8)在线发表题为“eIF3f promotes tumour malignancy by remodelling fatty acid biosyn
iNature
脂肪酸代谢与肝细胞癌(HCC)密切相关。阐明影响HCC脂肪酸代谢的分子对于发展精确治疗是重要的。然而,阐明其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子机制具有挑战性
2025年3月26日,南京医科大学王学浩及李清共同通讯在Journal of Hepatology(IF=26.8)在线发表题为“eIF3f promotes tumour malignancy by remodelling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eIF3f通过重塑肝细胞癌中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促进肿瘤恶性。
该研究表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亚单位f (eIF3f)在HCC组织中上调,并与不良预后相关。eIF3f通过K48连接的去泛素化作用直接与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 (ACSL4)相互作用并使其稳定,促进脂肪酸生物合成(FAB)和肿瘤恶性。肿瘤微环境中脂肪酸水平的增加间接减少了CD8+T细胞的浸润。此外,磷酸化的eIF3f增强了eIF3f和ACSL4之间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靶向eIF3f-ACSL4-FAB轴可以减缓HCC恶性肿瘤并增强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疗效,这表明eIF3f是HCC精确治疗的潜在靶点
肝癌是第六大常见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CC)约占这些病例的85%-90%。因此,需要对HCC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进行进一步研究。类器官模型作为患者肿瘤组织的体外延伸,模拟细胞发育并扩大细胞数量。这种新兴技术已用于各种癌症,包括肝癌、神经胶质瘤、乳腺癌和胃肠癌。类器官技术允许长期体外培养和体内表型的真实再现,从而反映原发性肿瘤的各种特征。重要的是,由于类器官的干细胞和可塑性,它们可以保留原发性肿瘤的基因表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肿瘤细胞的进化和亚克隆结构,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变化。因此,类器官模型为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过程的核心动力。脂质代谢在肝细胞中非常活跃,并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脂肪酸代谢(FAM)是脂质代谢的关键组成部分,与肝癌相关。增加FA生物合成(FAB)和脂质积累可以促进生命活动,如HCC细胞的增殖。然而,考虑到细胞代谢网络和FAM的复杂性质,阐明肿瘤细胞中FAM的分子机制仍然具有挑战性。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Journal of Hepatology)
在这里,研究人员发现eIF3f在HCC上调,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eIF3f与ACSL4相互作用并稳定ACSL4,从而促进FAB。此外,脂肪酸水平的增加减少了CD8+ T细胞的浸润和活化。这些发现对HCC治疗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eIF3f抑制结合抗PD-1治疗在小鼠模型中显著提高了抗肿瘤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益处。
参考信息:
https://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rticle/S0168-8278(25)00206-5/fulltext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