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0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自然影像中国、乌海市委宣传部、乌海市文联主办,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协办的“和美家园·万物共生”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巡展首展在内蒙古乌海市书法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活动作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支持的首个
3月30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自然影像中国、乌海市委宣传部、乌海市文联主办,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协办的“和美家园·万物共生”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巡展首展在内蒙古乌海市书法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活动作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支持的首个生态影像巡展项目,以生态影像为独特载体,精心汇聚了150余幅珍稀野生动物摄影精品,凭借精彩的镜头语言,生动讲述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人故事。
开幕式现场照片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书记聂瑞声、副主席朱洪宇,自然影像中国联合发起人兼展览总策划谢建国,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主席陈建伟,中国科普大讲堂专家陈晓东,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阳丽君,乌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培云,乌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任继华,乌海市政府副市长张勇,乌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傅庭琳等嘉宾以及乌海市摄影爱好者、媒体记者百余人共同参加开幕仪式。
乌海市文联主席孙乐主持开幕仪式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朱洪宇致辞表示,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一直致力于以影像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本次巡展以“和美家园万物共生”为主题,希望通过这场人类镜头与野生动物生存智慧的特殊对话,能唤起更多人对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朱洪宇致辞
开幕式后,展览总策划谢建国以沉浸式导览的独特方式,带领现场观众开启了一场兼具视觉享受与知识盛宴的奇妙之旅。本次展览从众多作品中精挑细选了60余位国内外摄影名家的150余幅佳作,其中不乏中国金像奖、国际奖项获得者镜头下野生动物的珍贵瞬间。这些作品全面覆盖了中国森林、湿地、海洋、荒漠、城市以及乌海本地生态系统,将镜头聚焦于雪豹、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中华白海豚等百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语言,展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壮美和谐。
展览总策划谢建国为嘉宾进行沉浸式导览
展览开创性地采用了“影像+科普+法普”三维模式。每幅作品不仅从不同视角标注了详细的图文说明及拍摄感悟,还加载了智能二维码。观众只需扫码,便能轻松获取物种科学档案以及国家相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了影像在艺术展示之外的科普与普法价值。
名家大讲堂现场
为进一步深化展览的影响力,同期举办的“名家大讲堂”与“生态影像论坛”活动,特别邀请生态保护专家、法律专家、摄影师跨界对话。“名家大讲堂”中,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主席陈建伟、中国科普大讲堂专家陈晓东分别就生态影像与生态保护主题发表精彩演讲,分享专业见解与实践经验;“生态影像论坛”上,国内20余名摄影名家、生态保护专家、法律专家围绕“生态影像的原真性与艺术性”“生态影像+科普+法普”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艺术展陈成功升华为全民生态教育的生动课堂。
生态影像论坛活动
活动期间,北京市华夏律师事务所及“生态华夏律师同行”生态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积极提供法律支持,通过分发宣传材料、解答咨询等方式,助力公众更好地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与数百名观众沉浸于光影交织的生态长廊,他们或在威风八面的东北虎、秦岭山巅的金丝猴打卡墙合影留念,或立足精彩的图片前注目凝视,或仔细搜寻二维码,阅读图片信息,展场好评不绝于耳,观者纷纷赞叹展览“既具视觉震撼力,又富科学感染力”,是一场原真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生态影像盛宴。
嘉宾与观众在打卡墙合影留念
乌海,这座曾经因煤炭而闻名的工业城市,如今正凭借“生态立市”的战略决心实现华丽转身。乌海湖的万顷碧波为生灵提供了滋养,龙游湾湿地候鸟翔集,乌兰布和沙漠绿廊蜿蜒,处处展现出生态之美。选择乌海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首个野生动物摄影巡展的起点,具有深刻的生态意义,它见证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生动实践。
观展现场
在随后两天的采风活动中,嘉宾们将深入乌海的湿地和沙漠等地,用镜头记录下乌海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
据悉,本次巡展后续还将在全国多座生态典范城市陆续展出,旨在以影像的独特力量唤醒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牛魔王大板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