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春铸丰碑,精神永传承。5月14日,陕西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春阳,富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志龙,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重新,副理事长张金龙等一行慰问看望邵小利烈士家属。
5月14日,陕西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春阳一行慰问看望邵小利父亲和母亲。记者 罗娜 摄
陕西网讯(记者 罗娜)青春铸丰碑,精神永传承。5月14日,陕西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春阳,富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志龙,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重新,副理事长张金龙等一行慰问看望邵小利烈士家属。
王春阳一行与邵小利烈士家属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其家庭生活及工作情况,对英雄烈士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向他们表达了党和政府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关心和关爱,并送上了慰问金。
“四十多年了,党和政府始终惦念着我们,这份恩情我们全家都记在心里。”邵小利的母亲看向墙上那面“养育英雄 家族光荣”的锦旗,指尖微微发颤。她转头望向慰问组,眼眶泛起水光,声音却带着笑中带涩的沙哑:“当年小利救人,不过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没想到社会各界竟记挂了这么多年……我们老两口既受之有愧,又满心感激。”
她望向窗外,目光掠过远处隐约可见的渭滨公园方向:“咸阳市政府在青年湖畔为她立了碑。早些年,我们常去湖边坐坐,跟她说说家里的事。现在……她爸身体不好,去得也少了。”老人低头拭去眼角的泪,又抬头笑道:“不过小利的精神没断,她妹妹一家现在都在学医,外孙女也立志要当医生。前些日子我还跟他们‘约法三章’——‘五一’前后别回来,其他日子都行,毕竟……那几天心里总归是揪着的。”
1960年2月邵小利出生在富平县庄里镇一个世代耕耘的农民家庭。1979年,邵小利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大学期间,她不仅学习优秀,而且思想觉悟高,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三好”学生。
1982年6月17日,咸阳市渭滨公园的晨雾尚未散尽,青年湖畔的垂柳在微风中轻拂水面。这一日,历史将一位22岁医学生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共和国见义勇为的丰碑上——陕西中医学院学生邵小利,用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当日清晨,咸阳市纺织机械厂子弟学校三年级学生邵萍、芦春芝、王红艳在青年湖边温习功课。一名戴眼镜的摄影爱好者提议为孩子们拍摄“戏水写生照”,却未料这场拍摄埋下隐患。拍完照后,年仅9岁的邵萍在湖边拾取不慎滑落的凉鞋时,脚底青苔打滑,整个人坠入深水区。冰凉的湖水瞬间吞没了她的头顶,稚嫩的手臂在水面奋力挥动,溅起的水花刺痛着同伴的双眼。
“救人呀!快来救人呀!”芦春芝和王红艳的呼救声划破湖畔的宁静。此时,一名中年男子驻足岸边,却因惧水转身离去。千钧一发之际,正在土丘晨读的邵小利循声飞奔而来。她甩开手中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纵身跃入湖中,连衣裤都未及脱下。湖水深达3米,邵小利入水后,迅速游向挣扎的孩童。她左手环抱邵萍的腰肢,右手奋力划水,却因湖岸湿滑难以靠岸。一次、两次、三次……每次将孩子推向岸边,两人都会被浪涛卷回深水区。邵萍的哭喊声与邵小利的喘息声交织,围观群众的心悬到了嗓子眼。
冰凉的湖水灌入鼻腔,刺骨的寒意侵蚀着每一寸肌肤,但她的双手始终如钢铁般稳稳托住幼童。岸边群众抛来的竹竿被她一次次推开:“先救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幼童推向闻讯赶来的群众,自己却永远沉入了湖底......
6月19日,陕西中医学院为邵小利举行了两千余人参加的追悼会。灵堂中央,“舍己救人永垂不朽”的挽联下,摆放着她生前最爱的《雷锋日记》和周恩来传记。悼词中写道:“她用22岁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千钧重量。”应邵小利父母“让女儿与湖水相伴”的嘱托,她的骨灰被撒入青年湖。湖畔新立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她的入党申请书片段:“如果社会和人民需要,那我就要无私地贡献出来。”如今,这座碑已成为陕西青少年的“精神课堂”,碑前常年摆放着鲜花与课本,碑文被无数人抚摸得发亮。
6月30日,省委科教部、省高教局、卫生局、团省委在西安联合召开了表彰大会,中共陕西省委追认邵小利为共产党员,省人民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并在咸阳渭滨公园青年湖畔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团省委授予她“模范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国家卫生部、省委、团省委先后做出了“向邵小利同志学习的决定”。
邵小利走了,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却留下了一个高尚洁净的灵魂;她以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和志气,谱写了一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之歌。从咸阳湖畔到三秦大地,邵小利精神正在完成跨越时空的传承。邵小利的故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的不仅是1982年那个血色清晨,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道路。当00后医学生跪地抢救路人,当95后消防员逆行火海,当青年科研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我们看到的,正是邵小利精神跨越时空的传承,是青春中国最动人的精神图谱。
如今,陕西中医药大学将6月17日定为“医德教育日”,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聆听邵小利事迹报告;富平县成立“小利志愿服务队”,3000余名青年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在陕西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档案室里,邵小利的烈士证书与新时代青年救人英雄的锦旗并列陈列,见证着精神火种的生生不息。
陕西渭南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春阳一行慰问看望邵小利父亲和母亲。记者 罗娜 摄
“养育英雄 家族光荣”锦旗。记者 罗娜 摄
来源:陕西网渭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