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晓鹏:全球贸易趋势分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4:54 1

摘要: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

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关对接、展示等活动,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其中,在3月28日上午举办的“主题分会场四:商用车出口与国际化发展”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院长/教授殷晓鹏发表精彩演讲。

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感谢中汽协会各位领导,感谢邀请。我是做贸易的,有些东西跟大家探讨探讨,看看有什么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针对中国走出去这个问题,不光是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都很重视下一步怎么做,工信部昨天还打电话问我出口趋势和走向如何,过节各部委现在都在做这件事情,我感到很惊讶。那么现在就一起来看一下。

这个我写得比较多一点,因为时间原因我就跟大家说一说,有机会一起去讨论。

全球贸易跟它的经济有关,经济不好贸易也做不起来。现在特朗普上台以后贸易格局大变,美国是第一大贸易国,进口最多,美国四年一换没关系了,但是特朗普颠覆了规则,问题很大。首先看经济的恢复,我这边提到类似于新冠结束以后别人都认为是大幅度增长,现在来看增长是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尤其是中国,还有进出口的限制问题。现在特朗普上台以后很多事情,美国在通货膨胀打了三年打下来,应该说有一个均衡的增长。俄乌战争应该说进入了尾声,应该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各方面的恢复很慢。

对经济的判断,看经济怎么样,一个是看就业形势,美国降息主要看的就是非农就业数是不是超过预期,因为它有预期的增长。现在想变化不大,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是比较少的,跟预期差不多,没有太多的好消息,但是也没有太坏。公司盈利是近十年注重的一个经济,企业死一个还能活一个,无所谓,看总体情况。利率下降以后,税收收不到了,失业肯定上升,对政府来说是要命的地方。目前在这两年里面全世界的盈利还是上升的,是好现象。

还有一个是高精技术,现在只是单边的,现在进入一个高科技技术,不是独立的发展。高科技发展第一个就是失业问题,你替代什么问题。新的技术产生新的方向能不能完全替代过去,这是全世界的关注点。过去历史经验发言,在新技术出来以后都有很大的衰退期,相当于很多人失业,逐步的才能明显,我们看到的都是工业革命以后的行业了,花了很长时间。

这一次很有意思,从20年前到现在发现没有明显下降,它创造了很多东西,跟它的起步有关,网上交易开始的号称是电子商务开始。争议很多,可不可以推广,目前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冲击。总体来说还可以。

另外一方面消费者信心急剧下降,下降了将近一半,40%多,很悲观。中国可以看到疫情 以后大家就开始收紧钱包了,这个因素投行在华非常非常在乎,因为这是非常不好的信号,因为你造出来不也不买,因为我没钱,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目前所有的指标中这个指标非常刺眼,下降47%。

政治局势可以看到,尤其是俄乌冲突对欧洲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欧洲现在整个就开始转型了,能源从北气二号切换以后从美国买,第一个垮掉的就是欧洲,很明显,因为它受伤已经重伤了,再来一次可能就完蛋。它转型的趋势还是可以的,从这次新的国际上关于环保协定的签署他还是坚持这一点,中国担心不好了,但现在还是可以做。美国原来不关心的现在非常关心就是特朗普的政策。

全球化这个东西现在还是在扩大,媒体上都不提这个事,尤其是美国。美国CATO研究中心主任昨天发了一篇文章,他就是不吭气,全世界都在扩大,从企业到个人都是往盈利高的走,所以政治上走不了。同时,美国国家研究局NBER发了一篇论文表示,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现在是2/3,这些产品都是中国来的,换句话说中国一断就没有。中国哪些产品是真正具有垄断优势的,就是具有控制权的?有的说出来,有的没有说出来。国际货币基金会20年的一篇文章非常振奋,关税是美国承担了,经济上有一种说法,这种情况意味着中国的供应弹性非常大,美国的弹性很小,弹性很小你只能扛着。我没想到中国的产品相当于是垄断地位的提供,我没想到小产品还有垄断地位的提供。这是数据表明,不是自己猜的,这个文章被到处引用,你这个关税没有用,你照卖我们照样掏钱。加关税的问题这个问题再重新提出来了,25%了,现在又加10%,这个问题蛮大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另外就是价值链,这个价值链是一个增加链,每一个部分有一个增值的部分,搞经济的要谈到利润问题。对国家来说更在乎全球供应链有没有中断,这主要是政治因素,不是经济因素。以前叫全球生产链,现在就是在这个地方生产而已。还有另外一个名词就是产业链,本来就是按产业走的,卖电视的跟卖小商品的两码事。现在就是地区合作有很多比较红火的产业,我们也在看,所谓就是整个国际贸易,包括各个国家企业,还有现在“一带一路”别的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说目前的国际贸易不是很简单的零打碎敲的,要嵌入全球的价值链、生产链,从生产产品到最终阶段要嵌入进入,能嵌入就很棒,通俗的话讲就是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不嵌入就打不进去,分不到这杯羹。孟加拉国在十几年前是最穷的一个国家之一,现在他已经说了,以后要进入发达国家,它有高的基础供应,达卡港还是一个深水港,可以应付国际贸易。

我们谈到现在的经济和国际贸易,基本上它要分链走,你要掺到某一个链去。我们谈到“一带一路”的问题,中国说中国构想,现在还是在强调,从来没有放弃过,可能声音小一点。“一带一路”怎么做?首先它的基础应该是我们说的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链,国家之间得有经济联系,没有经济联系个人领导人的关系没有用的,很多国家领导人在上任时的认识,下一任不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才有经济利益,主要是生产链上走,中国跟中亚国家、拉美在这方面要形成东西。

另外跟三大贸易区的联合,在20年前就提到的一个事情,全世界你看一圈一圈的,一个是欧盟,一个是北美,一个是东亚,东亚当时没有协定自动就形成一个东西。但是现在有了SEP又连上了,总体来讲是一个连接。有的又认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是最大的国家,21世纪最大的空间,有人提出来是不是会替代世贸组织,已经有150多个国家了,将来会不会替代,不好说,有人说它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从经济利益上串起来。

特朗普的表现也就是美国的表现对全世界的经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主张他的表现就是去多边、重双边,美国谈判一对一就有优势,多边就没有优势,对世贸组织非常反感,巴黎协定退出来了,不干了。早期的时候是重商主义,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亏,这是在经济学的前期有这样一个东西。另外就是高关税,刚才说的MF的文章也说了美国承担了,高关税在一次大战以后欧美那边叫大萧条,这个事情最主要的现象就是美国高关税,欧洲也高关税,互相高关税,最后大家一起死。现在经济学的主要文章还在研究这一段,希特勒为什么能上台,美国为什么跨这么严重,很多地方GDP损失一半,德国2/3都没有了,这样高关税就开始减少费用,他改了一个叫对等费用,相当于你掏多少钱我掏多少钱,对军事上是很明显的,全世界都一样,但凡我掏钱的你就要掏。

另外一个,他又很隐私的“门罗主义”,100多年前美国有一个总统叫门罗,她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她说的是有南美洲和北美洲,最后没办法去参展,卖货赚钱就行了。他现在南边想控制巴拿马运河,控制不来,南北就没有关系了,躲在家里就可以过日子了,所以这是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是一个关门主义,不关心什么国际贸易,别人爱怎么干怎么干,我不管。这就是全球贸易减少,高关税的开始。

现在有一个叫“去美国化”,因为你主动退的,对中国来讲对中国是全面限制开始,过去是贸易和投资限制,现在运输、人员、教育限制,就全面限制,基本上就是脱钩,中国现在也做好脱钩准备了,事实如此,你得有准备。

AI的时代对经济的影响,我不想多说了,我也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主要是贸易量,现在看GDP增加,这个很少就增加了,高科技增多GDP增加,失业率会上升,失业率有可能会转到其他行业,尤其是服务业,现在还不是很明朗,但这个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各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

中国的贸易问题很多,今天没有工夫我就大概说几点,中国的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这块,美国提均衡贸易,欧洲提平衡贸易,欧洲为主转向新关税壁垒,用国内法来研究美国301、202,还有三四条在讨论这些问题。中国还有联合方面的问题,首先一个WTO里面就有很大的问题,现在要改革,当时有很多东西美国提出来中国要改,关于国企企业这些都要做。但是美国人如果退出或者不在乎的话,可能有另外一个协定了,WTO有一个贸易争端仲裁的机制,是有强迫性的。WTO不一样,他仲裁你违规的话你就叫交关税,不交的话就会把你赶过去,把你赶出去美国都承担不了,所以大家是共享低关税的在WTO。美国就很反感这个,就使用了一个手段,推的时候他弃权,所以法官不够就没办法通过。这个限定跟这个有关系,欧盟和加拿大搞了一个临时协定,然后邀请中国和别的国家来参加,中国就参加了,俄罗斯也参加,一参加以后形成在WTO之后的一个协定,这个例子是现在很多人推崇的,美国现在号称退出来又不退出来,卡在哪里有可能考虑用这种模式去考虑,你天天捣乱我们另外搞一套吧,但没有公开。另一套,产业政策跟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这两个政策是很密切的,但是很有趣经常会打架,你那个政策鼓励我这儿限制,所以很有意思。

还有进口研究,最后就是国际的产业链,还有基础的原材料,从矿物到粮食,它的增长对长期经济是一个大问题的,中国很多地方现在还在依赖国外,比如说铁矿石。包括光伏、新能源基本技术的产品还是来源于欧洲,没有自己完全能够自控的,所以国内在研发上也是大下功夫来做。

还有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这是一个土话,经济学上就是资本流通的问题,防止金融冲击的问题。这个现在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一个是人家多发货币,人民币不国际化的话就自己扛了,就扛不住了。有贸易制裁的话,停掉怎么办。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各搞了一个系统,相当于就可以容纳来做,但这个系统是非常初步。金融是心脏,心脏捅一刀就得死了,这方面用互换货币、本币来定价,一点一点来做,中国做事都比较稳健,一步一步来做,逐步做到资本账户是初步开发、部分开发。反正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叫非关税贸易壁垒项目,防止资本流动,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一直是一个问题,这也是本届会议的问题。

初步来讲,有一个结论,现在全球贸易量在下降,而且还会继续下降。去美国化有,欧洲现在准备做。门罗主义可能会地域划分,特朗普他愿意在某种形式来结束俄乌战争,欧洲的就不太想管了,按我们说的势力范围要重新分布了,这样就成了几块了,这个分块制很有意思,这是一次大战以前的一个局面,就是各管一摊子。各管以后,中国在拉美的生意怎么办。当时的贸易区我们叫原产地规则,你把东西运过去换标签是不行的,70%在当地产才能享受免关税的政策。当时很有趣,我们当时跟几位商务部的同行看这个现象,比亚迪号称要在墨西哥不但要建厂还要建电池厂,最后墨西哥宣布不要你投资,这招让墨西哥出面。特朗普就很粗暴,你来就要加关税,中国企业可能要加得更多。东亚地区在这里面的角色是不明确的,美国对中国的考量也不明确,把亚洲交给中国、东亚,他也不敢。划分以后贸易就成了区域间的贸易,就有很大问题。

最后,高科技的较量是比较优势的形成,什么是比较优势?就是重新解读,中国新能源之后现在说智能汽车,用新能源还不好说,美国和美国有几个新的电池出来应该是打突破,所以我们说智能汽车。也就是说不重视能源了,重视汽车平台上面功能的发挥和全面,走另外一条路,就是你们说的换新赛道,高科技是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很高端的科技一开始看不出来,后来可以看出来它对人民生活影响非常多。军事科技东西和航天科技东西,最后98%是用在民用上的,所以是很重要的。中国现在需要重新布局,就不再展开说了。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来源:卓众商用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