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5月20日,马某(58岁,女,进城务工农民)入职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20年11月23日13时许,马某在工作时踩空摔倒受伤。2021年7月6日,马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2020年11月23日其与某物业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基本案情
2020年5月20日,马某(58岁,女,进城务工农民)入职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20年11月23日13时许,马某在工作时踩空摔倒受伤。2021年7月6日,马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2020年11月23日其与某物业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该案最终判决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马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物业公司形成的是劳务关系,即2020年11月23日马某与物业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后马某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处理结果
经人社部门调查核实,确认马某受伤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依法作出认定马某受伤为工伤的行政决定。
案件解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人社部发〔2016〕29号)第二条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用人单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公伤亡的,能否认定工伤的答复》(〔2012〕行他字第13号)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中明确,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本案中,马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物业公司建立用工关系,形成的虽是劳务关系,但并不影响其工伤的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进城务工农民与用人单位单位建立用工关系,无论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都纳入工伤认定的范围,可以更好地保障其合法权益。
跨地区就业创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哪存放?
基本案情
小刘户籍地在A市,2024年到B市一民营企业工作后,将其人事档案转存至B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现B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小刘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不一致为由,要求小刘将档案转走。小刘不解,向B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主管部门咨询。
处理结果
该机构不能要求小刘将档案转走。
案件解析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112号)第七条规定,“跨地区就业创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管理。”本案中,小刘户籍地在A市,可以将档案存放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到B市工作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档案存放在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因此该机构不能要求小刘将档案转走。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反映流动人员政治面貌、道德品行、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是流动人员参加机关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办理政审考察、申报职称评审和核定社保待遇等事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非常重要,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先关,可千万别忽略它哦!您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将档案存放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另外,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针对网上出现的需要收取费用才能提供档案服务的谣言,请大家注意辨别。
退休人员服刑期间基本养老金停发
案情简介
待遇领取人玛某,2007年3月退休,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玛某涉嫌存在违规领取养老金的情形。经核实,玛某退休后因诈骗罪被收监,服刑期间家人未向居住地社区报备,一直在冒领养老金。
处理结果
经多方协调,玛某服刑期间多领的养老保险待遇已追回。
法律分析
《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1〕44号)规定,“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相应待遇。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金暂停发放,如果法院判其无罪,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予以补发。”
本案中,玛某退休后因诈骗罪被收监,相应的养老金也会被停止发放,就是说玛某服刑期间不享受退休待遇,玛某家人违规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应退回。待玛某刑满释放后,养老金会按照服刑前的标准重新恢复发放,服刑期间玛某不参加养老金的调整。守法者老有所养,违法者人财两空。基本养老金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造成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流失,同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退休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家属应及时向社保部门申报,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违法!
基本案情
2023年12月,吴某向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申请,并提供艾滋病检查报告等医学资料,该鉴定委员会按照流程委托某医院为吴某进行医学检查。2024年2月,依据医院出具的医务劳动鉴定证明、卫健部门证明等材料,经专家评审,吴某“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据此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领取退休待遇。2024年5月在核查工作中,上级卫健部门确认吴某提供的艾滋病检查报告与实际不符,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就伪造公文向公安机关申请立案,同年7月公安机关以吴某涉嫌诈骗案立案并羁押当事人。
处理结果
经公安机关调查,吴某承认其花钱委托中介办理病退手续,相关病情证明材料由中介伪造。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撤销吴某鉴定结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停吴某养老保险待遇,并追回骗取的社会保险基金。涉案医生因未认真审核吴某病历材料,未按要求对其进行检查,造成医务诊断结果错误,涉嫌为吴某办理因病退休手续提供虚假材料,被处以记大过处分。
案件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保险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吴某心存侥幸,花钱让中介代办,以伪造证明材料获取鉴定结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领取社保待遇是欺诈骗保行为,造成了社保基金损失,不仅退回已违规领取的社会保险金,还要接受相关法律制裁。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用人单位、鉴定申请人往往因不了解劳动能力鉴定办理流程,而产生托人办理、找人帮忙的想法。在此,提醒广大群众,申请工伤等级鉴定、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的人员,请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如果有人声称可以帮您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办理病退手续、或承诺帮您取得劳动能力鉴定级别的,请保持警惕!仔细辨别!切勿盲目轻信!避免被非法“中介机构”欺骗,切勿相信非法“中介机构”代办。
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考场后果严重!
基本案情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考试中,某考点考生谢某、尼某将手机携带至考场座位,在答题过程中谢某手机从上衣口袋中掉落,在收卷过程中尼某从口袋中拿出手机使用,两人行为先后被监考人员发现。
处理结果
给予两人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
案件解析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六条规定,“应聘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给予其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且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经提醒仍不改正的;……”经调查,考试当天,谢某、尼某所在考点通过校园广播循环播放《考场规则》,所在考场监考人员在考场内多次提醒考生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关机放在指定位置,并在考场黑板上写明“严禁将手机等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它有关设备、文字资料带至座位,已带至座位的请放在本考场指定位置,否则,按违纪处理”。本案中,谢某、尼某将手机携带至考场座位,一方面反映出考生参考时抱有较大侥幸心理,无视考试规则;另一方面映射出考生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六条 “……经提醒仍不改正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考生误以为监考人员在发现考生将手机携带至座位后,应先“点对点”进行口头提醒,口头提醒无效后,再按违纪违规处理,但实际上,在考试组织实施过程中,考点考场已通过广播、板书等多种方式提醒考生考试规则,履行了“提醒”义务。
从近年来各类人事考试违规违纪案例中发现,造成违规违纪行为的大多数原因为“考生对考试规则了解掌握不全面”。在此提醒广大考生,考前仔细阅读《准考证》中注意事项,学习了解各类违规违纪行为,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是得不偿失。
来源:观察小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