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百万网红之死:罗大美遇害案背后的贪婪、谎言与未竟人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20:47 1

摘要:2023年7月,河南南阳一处荒僻的红薯窖内,反串网红罗大美的遗体被发现。这位曾以男扮女装惊艳百万粉丝的草根明星,最终因熟人精心策划的绑架勒索丧命。2025年2月28日,案件一审开庭,三名被告当庭翻供,辩称“意外致死”,但真相的残酷与亲情的撕裂,早已透过法庭陈述

一场预谋的“熟人陷阱”

2023年7月,河南南阳一处荒僻的红薯窖内,反串网红罗大美的遗体被发现。这位曾以男扮女装惊艳百万粉丝的草根明星,最终因熟人精心策划的绑架勒索丧命。2025年2月28日,案件一审开庭,三名被告当庭翻供,辩称“意外致死”,但真相的残酷与亲情的撕裂,早已透过法庭陈述与案卷细节浮出水面。

从草根到顶流:罗大美的“逆袭人生”

放牛娃”的戏梦之路

罗大美本名尚某锋,1993年生于河南许昌贫困山村。初中辍学后,他辗转织布厂打工,却始终痴迷戏曲。为攒学费,他白天打工,夜晚在公园与老人唱戏,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2010年考入南阳艺校后,他苦练旦角,靠商演和酒吧驻唱谋生。

短视频时代的“反串女王”

2017年,罗大美抓住直播风口,凭借男声演绎《老鼠药》等豫剧反差视频一夜爆红,粉丝突破百万。他直播带货、购置豪车、翻新老宅,成为全村骄傲。然而,高调晒富的背后,是他对家人的倾力付出:承包妹妹学费、为父母装修房屋、向尿毒症患者捐款……甚至备忘录里记录着借出的数百万债务。

血色7月:一场精心设计的“熟人谋杀”

诱骗与绑架:熟人的致命算计

2023年7月5日,余某生(有抢劫、强奸前科)指使杨某以“整形咨询”为名,将罗大美诱骗至南阳某小区出租屋。随后,余某生与同居女友沙某姣用尼龙绳将其捆绑,转移至南召县一处荒废民房。为掩盖罪行,余某生用罗大美手机向家属发送“撞人逃逸”的虚假信息,拖延报警时间。

勒索200万后的灭口

在恐吓与暴力下,罗大美被迫转账200余万元。然而,7月7日凌晨,余某生单独将其勒毙,并用短刀割颈毁尸,最终将遗体抛入自家红薯窖掩埋。尸检显示,罗大美死于机械性窒息合并颈动脉断裂,彻底戳破凶手“意外坠床”的谎言。

三、庭审交锋:翻供、推诿与未竟的正义

被告的“求生表演”

2025年2月28日庭审中,三名被告集体翻供:余某生称转账系“自愿赠与”,死亡是“意外”;沙某姣辩称“被胁迫参与”;杨某则否认知情。余某生甚至抛出“掌握重大立功线索”的烟雾弹,试图逃避死刑。

家属的悲愤:“我们不要道歉,只要制裁”

罗大美母亲哭诉:“再也听不到他喊一声妈。”妹妹小尚痛斥凶手毫无悔意,直言“他们至今未签认罪书”。面对余某生“留我一命,余生补偿”的哀求,家属坚决拒绝,只求法律严惩。

熟人作案”与财富的诅咒

罗大美案折射出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余某生因觊觎其财富,利用“朋友”身份设局,而罗大美生前的慷慨(借钱、捐款)却成为被利用的软肋。他的悲剧警示:网络时代的流量红利,也可能成为招致灾祸的“双刃剑”。

正义不能止于热搜

尽管检方建议对主犯判处死刑,但被告的翻供让判决充满变数。此案不仅考验司法公正,更呼唤对“网红安全”的系统性关注——当个人隐私与财富暴露于公众视野,如何防范“流量背后的暗箭”?

罗大美的故事,是草根逆袭的励志剧本,也是人性贪婪的黑色寓言。他的生命定格在30岁,留给家人的是未装修完的房子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而此案最终的判决,将不仅是法律的裁决,更是对“善良是否该设防”的社会回答。正如罗大美生前直播时那句无心的谶语:“若我死了,就打三个棺材”——一个装殓肉身,一个盛放华服,最后一个,或许该埋葬那些扭曲的欲望。

来源:晨亿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