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物动态摘编(6.7-6.20)
6月14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发布,为“不尽长江滚
6月14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发布,为“不尽长江滚
6月11日,在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系列活动,庆祝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通过档案展、研究计划发布、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千年文明在当代焕发新生。
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档案文献展11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通过珍贵图片、档案文献资料,展现曾侯乙编钟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出土、保存、阐释利用情况。
据发布会上介绍,曾侯乙编钟三年研究计划涵盖科技融合类、文化传播类、学术出版类三大类。科技融合类包括“大数据库建设”等,文化传播类包括“曾楚编钟大展”“编钟音乐创作”“文创产品研发”等,学术出版类包括“科普系列丛书”“研究系列丛书”出版等。
6月4日,随州曾侯乙编钟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林振义,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志莉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委副秘书长高建舟主持会议。省档案馆馆长周向阳参加会议。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今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以档案文献名义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随州,这座被青铜声浪浸润千年的城市,因编钟再次享誉全球。
博物馆里客串讲解员,走进跨境电商直播间带货,搭乘空轨“起飞”看江城……“此心安处是吾乡·东游记”的十余名外籍体验官解锁新技能。从曾侯乙编钟的青铜韵律到“光芯屏端网”的产业脉搏,从知音文化的传承到跨境电商“卖全球”速度,他们以第一视角见证荆楚大地生生不息的发展活
在湖北省博物馆少儿体验馆内,一群来自武汉市盲童学校的孩子围在曾侯乙编钟仿制件旁。他们的小手轻轻触摸青铜钟架的纹路,在讲解员章旖的引导下,用木槌敲出《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旋律。孩子们兴奋地喊道:“老师,我好像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星星!”随后,他们手拉手唱起《你是我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关于文献遗产的定义,是指对一个社群、一种文化、一个国家或整个人类具有重大和持久价值的单一文献或一组文献,要求真实、完整、稀缺、可复制、可保护,包括文字和声音图像类文献。随州曾侯乙65件钟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演奏乐器,特别是刻有3755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双重驱动下,传统展览模式正经历颠覆性变革。线上展览平台凭借其无界触达、沉浸体验与数据智能的核心优势,成为企业品牌展示、艺术传播与教育创新的新引擎。小鹿云展线上展览平台,作为行业领军者,以技术创新为基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义了数字化展览的
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它弹奏着穿越时空的文明交响。一件件馆藏展品讲述着跨越千年的故事,从吴越剑器的冷冽锋芒,到江南织机的经纬春秋,我们可以从青铜器的绿锈里破译商周文明,在书画卷轴的墨痕中感受文人风骨。
5月16日,2025国际博物馆日湖北主会场开幕式及系列活动在湖北省博物馆精彩启幕,邀公众共赴文博盛宴。
《荆楚瑰宝——百件文物看湖北》数智书出版暨“遇见百件荆楚瑰宝”AI云展上线仪式16日在武汉举行,文物瑰宝即刻有了数字“身份证”。读者扫码后,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文物能以“数字自述”方式,生动呈现其背后的故事。
站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前,总有人嘀咕“古代技术能有多牛”。直到这些逆天文物亮出底牌,当代工程师才发现:原来我们才是“青铜玩家”,老祖宗早就在玩“王者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