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伪装:《文史通义》背后的《论持久战》
在中华民族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反围剿”斗争。为了突破国民党当局对革命思想的严厉封锁,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应运而生——革命伪装本。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将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巨
在中华民族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反围剿”斗争。为了突破国民党当局对革命思想的严厉封锁,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应运而生——革命伪装本。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将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巨
1937 年 10 月 19 日,延安陕北公学举行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说道: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把握时代背景毛泽东的著作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深度交织。例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的紧迫性,而《论持久战》则是抗日战争战略分析的典范。建议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书籍,梳理 1921-1976 年间的重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