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文年生题词称赞南泥湾生产教育实践(毛主席题字13)
1943年春天,延安王家岭的窑洞里,文年生捧着新誊抄的《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反复推敲。这位八路军120师359旅的政委在油灯下不时停笔沉思,纸页间夹着战士们递来的桦树皮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开荒十亩”、“纺线三斤”等生产数据。窑洞外,延河两岸的黄土坡上,此起
1943年春天,延安王家岭的窑洞里,文年生捧着新誊抄的《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反复推敲。这位八路军120师359旅的政委在油灯下不时停笔沉思,纸页间夹着战士们递来的桦树皮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开荒十亩”、“纺线三斤”等生产数据。窑洞外,延河两岸的黄土坡上,此起
在陕北高原的沟壑深处,一段关于文艺与时代的对话穿越时空而来。1947年深秋,当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至佳县时,这座黄土坡上的小城正经历着历史的特殊时刻。在张家坪村的一孔窑洞里,面对当地群众剧团提出的题词请求,这位以“窑洞对”闻名的革命家挥毫写下“与时并进”
1962年9月18日的北京秋意渐浓,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毛泽东提笔挥毫,为来访的日本工人访华代表团写下了一段题词。墨迹未干的宣纸上,“只要认真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日本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日本革命的胜利就是毫无疑义的。应日本工人学习积极分子访华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