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 vs Claude Opus 4.1:编程能力测评
聊起严肃的编程,Anthropic 的 Claude 几乎是公认的王者,在很多开发者心里都是 No.1 的位置。
聊起严肃的编程,Anthropic 的 Claude 几乎是公认的王者,在很多开发者心里都是 No.1 的位置。
在AI辅助写作普及的当下,“去除文本中的AI痕迹”已成为进阶用户的必备技能。本文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生成机制,系统梳理三大优先级递减的去机械化策略,涵盖模型选择、参数优化及语义干预技术。掌握此方法论体系,可显著提升文本自然度与可控性。
一句“思维照面”提示词,它先泼冷水再递梯子,帮你把问题重新定义,而不是继续死磕原方案。如果你也正对着屏幕怀疑人生,不妨让 AI 陪你照一照,也许答案就在墙的另一边。
今天凌晨 1 点,OpenAI 正式发布 GPT-5,还一口气带来三个尺寸:GPT-5、GPT-5-mini、GPT-5-nano。
有人发现,官方测试编程能力用的SWE-bench Verified,但货不对板,只用了477个问题。
Claude Code 可通过多种高级玩法提升交付效率,包括 AI 小队协同、结构化工作流设计、拓展外部能力及优化开发者体验等,这些方法能有效解决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让其从工具升级为可靠的交付系统。
claude reddit code claudecode 2025-08-11 07:28 2
GPT-5今天凌晨终于发布了,官方肯定是在继续吹模型的性能了,但从市场的反应上看感觉比较一般,毕竟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智能程度上有非常大的迭代升级,甚至有的点还输给了Grok4,马斯克还专门发了推特,diss了一波。。
自己写的代码库被估值达 600 亿美元的 AI 独角兽用在核心功能里,是不是该高兴?近日,开源开发者兼安全研究员 Robin 意外发现,Anthropic 的 Claude Computer Use 功能里,居然悄悄用了他维护的开源库 enigo——一个用于模
沃奇小哥平时工作不怎么使用AI,在社交媒体上总是刷到“AI提升10倍生产力”“不会使用AI的工程师就落后了”之类的内容,引起了他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深度怀疑,让自己陷入了精神焦虑之中。
GPT-4 发布两年半之后,OpenAI 终于发布了旗下最新模型 GPT-5。行业早已为此等待多时,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也持续半年对外预告,吊足公众胃口。但这款旗舰模型上新之初收到的反馈却不尽如人意。
这几天,几大巨头接连出招,行业硝烟味渐浓。明天大概率还有GPT-5要出来炸场。
在科技界万众瞩目的期待中,OpenAI于8月8日凌晨正式揭晓了其最新力作——GPT-5。这一发布距离上一代GPT-4的问世已逾两年四个月,再次将人工智能领域的聚光灯引向了这一前沿阵地。
在人工智能领域,除了知名的 ChatGPT 和 Gemini,还有其他参与者如 Perplexity、Claude、Grok 和 Mistral。越来越多的 AI 模型可以在无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运行,这些被称为本地 AI 模型。它们的主要优点是增强的隐私性,用
自2022年11月ChatGPT隆重登场后,OpenAI的新品发布会就成了科技春晚,每场都格外引人关注,科技巨头们也是严阵以待。但OpenAI刚刚发布的GPT-5恐怕让用户失望了,这款大模型确实更强,但远没有科技圈预期的那么惊艳。
一觉醒来,GPT又要进化了?!就在昨夜北京时间凌晨一点, OpenAI举办发布会,正式公布 GPT-5 ,号称是其迄今为止最先进人工智能模型。
距离 GPT-4(2023 年 3 月 14 日)的发布已经过了 2 年时间了,这期间我们经历了 GPT-4o、o1、GPT-4.5、o3、GPT-4.1、o4-mini;Gemini 从 1.0 跨越到了 2.5,实现了逆袭;Anthropic 则发布了 C
Anthropic 发布 Claude Code 的自动化安全审查功能,包括终端安全扫描和 GitHub pull request 审查,旨在解决 AI 加速开发带来的安全问题,并实现安全专业知识的民主化。新功能已在内部测试中发现多个生产漏洞。
代码 claude code claudecode grah 2025-08-08 21:05 3
值得欣慰的是,从模型性能上来说,OpenAI成功扳回了之前下滑的口碑。在发布会上拿出的GPT-5,依然做到了多方面能力SOTA,更是靠GPT-5直言“世界最强编程模型”,狙击Claude的领先地位。
2025年8月8日凌晨,OpenAI高调发布号称“史上最强”的GPT-5,却在发布会后迅速陷入舆论漩涡——一张被网友扒出的“造假基准图”,让这场技术盛宴瞬间变味。当全球科技爱好者为AI的“博士级智慧”欢呼时,部分业内人士却犀利指出:OpenAI的野心,或许正被
在2023年亚马逊云科技(AWS)正式提出“Choice Matters”(选择大于一切)战略,认为AI的未来不是某个单一模型的胜利,而是多个模型根据各自优势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