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这场读书分享会“有料”更有趣
本次分享会的主题是“书韵话协商”,分享人阅读分享的内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的《内蒙古文史资料》和《同心》杂志,这两本期刊聚焦自治区各个时期的发展,记录自治区政协各个时期的履职成果、委员履职故事,有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本次分享会的主题是“书韵话协商”,分享人阅读分享的内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的《内蒙古文史资料》和《同心》杂志,这两本期刊聚焦自治区各个时期的发展,记录自治区政协各个时期的履职成果、委员履职故事,有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2021年3月11日,上海东方卫视重播电视剧《国家孩子》,回顾了新中国历史上3000多名“国家的孩子”与“草原母亲”的不朽传奇,让观众感受到内蒙古和上海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人间真情。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有一座被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园林城市”——乌兰察布。最近,这座拥有诸多美誉的北疆小城,又把“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捧回了家。
5月27日至28日,在内蒙古古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积极推动下,来自上海市医疗、教育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走进四子王旗,通过专家义诊、产业座谈、爱心捐赠、专题讲座、现场考察等形式,举办“医教同行践初心 爱心传递敬楷模”沪蒙协作交流活动,搭建沪蒙两地健康与教
道德模范引领风尚,志愿服务传递温情;校园播撒文明种子,社区践行文明公约;城市广场搭建宣传舞台,乡村小院掀起移风易俗热潮……近年来,乌兰察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文明风尚培育工作,多点发力、多管齐下,推动文明之花绚丽绽放、香满全城。
日前,中央文明办通报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3个地级城市和土默特右旗、乌审旗、鄂托克旗、乌拉特中旗4个县级城市在入围之列。
从“新时代好少年”、“身边好人”到“北疆楷模”“道德模范”,2000多名榜样标杆激励着每一个人。“人民楷模”都贵玛、“中国好人”钢宝力达、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董鸿儒.......他们的事迹无处不在,全网传播量破亿次;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物质奖励、荣誉表彰,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指导、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演出的儿童剧《国家的孩子》在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馆温情上演。该剧以“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草原母亲都贵玛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大爱情怀,吸引了众多上海市民前来观看。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一核”,以“课堂融通、社会融入、平台融通、文化融汇、网络融和”为“五翼”,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落脚点的“一核五翼”模式,建强思政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妈妈。我妈妈名叫孟根其其格,今年63岁,是一名退休教师。我妈妈非常漂亮,而且天生一副好嗓子很喜欢唱歌,在我们小镇上我听过很多叔叔阿姨夸赞我妈妈说,年轻时候就像个明星。
母亲节刚过,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报告厅迎来了一系列弘扬传承北疆文化活动。5月12日下午15时,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阅见北疆·书里的家乡”主题阅读周共读活动乌兰察布市专场活动拉开帷幕。
5月12日,由乌兰察布市新华书店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阅见北疆·书香乌兰察布”主题阅读周活动在集宁战役纪念馆党史馆报告厅举办,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点燃了全民阅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