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景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3月31日,据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消息,工作人员在景区珠噶纳措湿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首次记录到5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活动踪迹。
3月31日,据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消息,工作人员在景区珠噶纳措湿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首次记录到5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活动踪迹。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高原地区繁殖和生活的鹤类,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高原仙鹤”。近年来,随着西藏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黑颈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地范围持续扩大,2025年2月,黑颈鹤被选为拉萨市鸟。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因地制宜谋划“5+2”产业发展布局,全力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同时,素有“阳光城”美誉的威宁抢抓国家鼓励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顺势而为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今天(3月25日)上午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9点档直播威宁草海黑颈鹤迁徙直播中镜头精准捕捉到它们灵动的身影或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游弋或在低空盘旋飞翔场面蔚为壮观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高原精灵”它是世界上最为珍稀的鹤类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
在那曲市申扎县,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野保员——次成塔青,他是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忠诚守护者,也是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次成塔青,是那曲市申扎县人,1988年12月出生的他,从小听着黑颈鹤的鸣叫、看着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长大,自2009年踏上野保之路,16载
今天(3月25日)上午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9点档直播威宁草海黑颈鹤迁徙直播中镜头精准捕捉到它们灵动的身影或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游弋或在低空盘旋飞翔场面蔚为壮观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高原精灵”它是世界上最为珍稀的鹤类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
3月4日,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监测时发现黑颈鹤有迁飞的现象。“我们在每天的观测记录中发现鹤类已经有迁飞的现象,管理所及时组织护鹤员在鸟岛上投食,一是为了让它们在迁飞的时候有较好的体力,二是现在正值春耕时节,农户正在进行春播,我们组织人工投食能减
雪山垂落银练,戈壁流淌金砂,湿地镶嵌碧玉。从祁连雪山到极旱荒漠,河西走廊西端的生态屏障上,一场横跨多种地貌的生态复兴正在上演。
在崇明岛畔的江海交汇处,沪渝蓉沿江高铁沪宁合段的控制性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建设正酣。水面下,“领航号”盾构机以每天16 - 28米的速度向江苏太仓掘进。隧道贯通后,崇明岛将告别无高铁历史,未来从崇明经太仓到上海宝山站最快仅需17分钟。
黑颈鹤是全球15种鹤类中发现得最晚而且是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它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4日,法国巴黎,2025秋冬巴黎男装周,哈特-伊万格丽斯塔(HeartEvangelista)现身Kenzo秀场。
春晚来拉萨了高原精灵黑颈鹤跃跃欲试率先登上央视明晚起CCTV-9播出西藏首部4K生态自然人文类纪录片《高原精灵黑颈鹤》分为《神秘迁徙》《生命家园》《鹤舞雅江》3集和科学家一起揭开黑颈鹤的迁徙之谜探寻高原精灵的生命旅程!点击视频看看可爱的黑颈鹤吧↓↓↓“见鹤吉祥
1月6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冬暖花开”2025年春节云南文旅主题宣传推广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加强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阐释和传承弘扬,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业为民、富民、利民的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云南充分发
2025年1月1日,飞猪发布《2025元旦假期出游快报》,数据显示,国内高星酒店预订需求依然强劲,近一周预订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超40%;出境游人均预订量同比去年双位数增长,消费者在选择出境旅游跨年时,更倾向于一次性玩得更多样、更丰富。
黑颈鹤,高原的精灵,以它独特的黑白羽翼,在雪山草地间翩翩起舞。作为世界珍稀鸟类,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生态平衡的守护者。在广袤的青藏高原,黑颈鹤与人类和谐共处,共同书写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篇章。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群山之间,属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这里总面积19200公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两条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节点。
近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时发现,双塔湿地1号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段视频中的黑颈鹤在灰雁群中,悠然自得地梳理毛发;另一段视频中的黑颈鹤从相机前步履匆匆地走过,颇有喜感。同时,相机还拍摄到两只黑
仲冬时节,走进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镶嵌着石猪槽、石磨、犁等农具的农耕文化墙,唤醒乡村记忆;印有草莓、蓝莓、黑颈鹤等图样的太阳能路灯,见证着小镇发展;马树湿地里的黑颈鹤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蓝天白云下,林海茫茫,草莓飘香,美食众多,一幅生态宜居、立
位于云南昭通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在2500米到3400米之间,境内有大片的沼泽湿地,是黑颈鹤东部种群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近年来,在这里越冬的黑颈鹤已经从30年前的300只增长到如今的2000多只。现在正值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的越冬稳定期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200米,生存环境恶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物种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近年来,大山包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为黑颈鹤和其他鸟类创造更适宜的越冬栖息环境,大山包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呈稳定和上升趋势,从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