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

西海固:若有倾听,肯与倾诉?| 一种来自外来视角的解读

导读2025年5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实践:西海固文学现象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指出,西海固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的一道壮阔景观。这片曾经以“苦瘠甲天下”著称的土地,文学的“庄稼”却扎根更深。西海固人

视角 西海固 西海固文学 西吉 石舒清 2025-05-31 21:36  5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实践:西海固文学现象研讨会”发言摘登(三)

注重发挥文学阵地的重要作用。《朔方》《六盘水》《葫芦河》等文学刊物成为众多写作者的成长驿站。地方文学刊物孕育了一方“小小的精神园地”。对于刚开始提笔写作的新人,文学刊物编辑部不仅给予生活上的关心,还给予很多文学上的帮扶,让他们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阔。

文学 研讨会 西海固 西海固文学 发言摘登 2025-05-31 07:06  4

“塬来如此好庄稼——西海固作家活动日”在京举行

初夏时节,草木正盛,绿意盈盈。宁夏西海固的作家们来到北京,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地坛公园,专程来到东土城路25号中国作协大楼,“认一认作协的门”。这是一次文学的“朝圣”,更是一段归家的旅程。他们从黄土地出发,奔赴心中的精神原乡,感受文学带来的温暖情谊

作家 庄稼 西海固 鲁迅文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馆 2025-05-30 11:26  6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实践:西海固文学现象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日报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实践:西海固文学现象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陈建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冼国义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

文学 研讨会 陈建文 西海固 西海固文学 2025-05-30 09:13  5

西海固何以成为文学的沃土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白烨跟随中国作协调研组来到宁夏西海固。他长期关注西海固文学发展,曾用“三棵树”来形容这里的作家。面对如今西海固的创作景象,他禁不住赞叹:屈指可数的几棵树已不足以描述其繁盛景象,西海固写作者俨然成了“一片林”。

文学 沃土 西海固 白烨 西海固文学 2025-05-30 03:05  5

守正创新擦亮新时代西海固文学金招牌

2025年5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日报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西海固文学现象”调研活动在固原市开展。这次调研充分挖掘西海固文学的独特精神价值、深厚文化底蕴、人文教化作用,大力推进新大众文艺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实践,助推文

文学 西海固 西海固文学 马金莲 六盘山 2025-05-26 12:38  6

《走出来的发展“加速度”》作者:陈俊松

电视剧《山海情》中,在吊庄移民、脱贫攻坚等大政策背景下,无数党员干部和父老乡亲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结合当地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起来”“干起来”,将西海固地区飞沙走石的“干沙滩”逐步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让不少观众直呼“内容很现实,戳进了心里”。

滨州 发展 实事 西海固 陈俊松 2025-05-16 19:12  4

新时代西海固文学现象调研活动在宁夏开展

西海固,原指宁夏西吉、固原、海原三地,现已成为包括其周边多个县区在内的统称。这片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土地,却是一方滋养文学的热土。多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这片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作家、基层作家。他们以文学为信念,

文学 宁夏 西海固 白烨 西海固文学 2025-05-16 11:02  5

筑基立柱,多元解法释新风——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六

城市,是农村人的希望;乡村,是城里人的向往。你来我往,竟没有学会用对方的眼光欣赏自己,这是双方共同的误解,也是双方迥异的理解。羡慕,是山里的风物城里的忙碌。行进在西海固的山峁河谷、塬头川道、田畴院落,乡村“事”,乡村“是”,在彼此的交流和缠绕里,学会与大大小小

乡村 立柱 西海固 筑基立柱 西海固乡村 2025-05-14 15:48  7

🌾 王征《旱天课 》用镜头叩问生命与信仰

📸 关于作品与艺术家 王征,中国摄影界“金像奖”得主,以纪实摄影闻名。他的《旱天课》与《寂寞生灵 》并称为西海固影像的“姊妹篇”,耗时十余年拍摄,用数万张底片记录了中国西北最干旱贫瘠的土地——西海固 。这片“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曾是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域,也是

镜头 信仰 王征 旱天 西海固 2025-05-12 15:2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