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揭示!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合作发文: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新策略
神经周围浸润(PNI)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发生率高,并显著导致 PDAC 的致命性和不良预后。尽管其普遍存在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但 PDAC 中 PNI 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神经周围浸润(PNI)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发生率高,并显著导致 PDAC 的致命性和不良预后。尽管其普遍存在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但 PDAC 中 PNI 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直至Revolution Medicines的泛Kras抑制剂RMC-6236在早期临床对PDAC(胰腺导管癌)展现出优异疗效,泛Kras抑制剂的研发“肉眼可见”火热起来。在近期国内泛Kras开发走在前列的Biotech加科思也在业绩电话中提到:目前公司在谈的
神经系统在个体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组织干细胞与前体细胞群体发挥着调节作用。除了在发育进程中的关键功能,神经系统逐渐被视作癌症的重要调控因素,从癌基因激活,到恶性肿瘤生长及转移扩散等各个环节,均受其影响。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前模型显示,神经系统活动不仅能控制癌症的发
2025年2月19日,BioNTech联合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NA neoantigen vaccines prime long-lived CD8+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 的研
在医学研究的前沿,胰腺导管腺癌(PDAC)一直是一个棘手的挑战。这种癌症以其高度侵袭性和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抵抗性而闻名,使得患者的生存率极低。但是,希望的曙光正在出现。科学家们正在利用创新的实验室技术,如类器官、组织切片和器官模型培养,来揭开PDAC的神秘面纱,
胰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因其高度侵袭性和极低的生存率,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癌症之一。尽管近年来免疫治疗技术迅速发展,许多肿瘤仍然被归类为“免疫冷”的状态,意味着肿瘤微环境中缺乏足够的免疫细胞浸润,使
近期的研究发现,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肌成纤维细胞(myCAF)可能在促进肿瘤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在PDAC中,肌成纤维细胞中的EGFR/ERBB2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促进了肿瘤转移。这一重要发现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PDAC的发病机制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大约三分之一的SCLC患者在确诊时处于局限期(LS-SCLC),既往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含铂双药同步放化疗(cCRT)。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2年内出现复发,且5年的总生存率仅
胰腺导管腺癌(PDAC)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就是肝脏的早期远处转移。大多数PDA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有肝转移,或手术后出现肝复发。有研究表明,原发肿瘤和转移瘤的微环境不同,肝脏微环境的非实质细胞群(如肝窦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在肿瘤转移中可能具有特殊作用。
研究的安全性概况和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总结041. 治疗效果:SHR-1701联合法米替尼在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BTC或PDA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BTC队列的客观反应率(ORR)为28%,PDAC队列的ORR为15%,完全反应(CR)率分别为8%和10%。B
12月2日,Revolution Medicines在其官网公告,公司在研的Pan-KRAS抑制剂RMC-6236单药二线治疗转移性PDAC(胰腺导管腺癌)I/Ib期临床更新取得阳性结果,支持正在进行的III期 RASolute 302临床试验;RMC-623
今日,Revolution Medicines公司公布其在研泛RAS抑制剂RMC-6236的最新临床结果。分析显示,在RMC-6236-001临床1/1b期研究当中,RMC-6236单药作为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二线疗法时显示出显著疗效,支持3期临
202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四家单位联合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7.8996/ 1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1年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