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全力做好小麦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经会商研判,预计2025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5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41亿亩次,虫害发生3.64亿亩次,其中赤霉病等流行性病害在主产麦区重发风险高。
经会商研判,预计2025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5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41亿亩次,虫害发生3.64亿亩次,其中赤霉病等流行性病害在主产麦区重发风险高。
小麦赤霉病是“扬花期侵入、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的气候性病害,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病菌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 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农户收益等。今年小麦苗情较好,具备丰收基础,在赤霉病防治的关
近日,国际植物病理学经典期刊《Plant Disease》在线发表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在小麦抗赤霉病分子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题为"Systematic exploration,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春日的绵阳大地,农机轰鸣交织出动人的春耕乐章。作为四川粮食生产主产区,绵阳紧扣“天府粮仓”建设使命,统筹推进春耕春管,通过科技赋能、政策护航、全链服务,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倒春寒”天气过去了,安庆市皖河农场职工们纷纷去自己家承包土地看看,小麦已经是出穗了,但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只少少数地块小麦倒伏了,农民说还可以站起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本星期可以扬花了。寒潮天气过程我们这边最高温度还有15℃,只是夜晚温度降到个位数,所以对小
今日三月初二,北方艳阳高照,南方却冷得哆嗦。村里80岁的张大爷盯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直摇头:“这天气,怕是要应了老话!”究竟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藏着什么“天机”?是迷信还是科学预警?跟着笔者一探究竟,保准颠覆你对“倒春寒”的认知!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入与国家的粮食安全。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下面从多个环节为您详细介绍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暮春时节,江南烟雨与北国晴空交织成独特的时令图景。农历三月的第一天,田间地头悄然上演着春耕序曲,农人们望着天际线,心中默念着世代相传的气象密码。古籍中"三月初一清明前,雨水不断草冒头"的谚语,正随着节气更迭焕发新的生命力。
倒伏是小麦生长后期,最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小麦倒伏后,如果盲目扶正,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发现,科学处理倒伏,小麦可挽回20%以上产量损失。
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其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化、农药滥用等问题日益严峻,小麦病虫害发生频率、范围和危害程度均呈现出加剧趋势。传统化学农药防治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但是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因
在当前这个农业生产的紧要关头,小麦,这一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经济命脉的粮食作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专家们近日发出了紧急的警报,指出小麦种植正遭受着五种极具爆发风险的病虫害的严重威胁,这无疑给小麦的生产带来了灭顶之灾的阴影。本文深入研究探讨,为众多
“种麦子看着简单,为啥有人一亩打1200斤,有人才打800斤?差的不光是肥料钱,关键是播种、打药、追肥的‘火候’没掐准!今天说的这3个土办法,不买贵种子、不用高科技,照着做保准穗大粒饱!”
为保障我县小麦生产安全,灵石县农业农村局近期将对我县范围内种植的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作业。重点防治小麦主要病虫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同时防干热风、防早衰。为确保喷防作业顺利进行,保障人畜安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小麦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然而,小麦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害威胁,白穗病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有效防治小麦白穗病对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而科学选用防治药物和把握喷药时机是关键环节。
在农业生产中,病害一直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噻菌胺作为一种高效的杀菌剂,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春分时节,我省多地小麦进入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逐渐忙碌起来。3月24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海安召开,对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春分时节,我省多地小麦进入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逐渐忙碌起来。3月24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海安召开,对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真菌病害,不仅会导致小麦大幅减产,其产生的毒素还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威胁人畜健康。防治小麦赤霉病,打药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精准把握打药时间是有效控制病情的关键。
要种植出优质且高产的小麦,需要结合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适宜的品种选择以及环境条件的合理调控。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
一到小麦灌浆期,麦田就会出现大量的干枯的"红麦头",这就是典型的小麦赤霉病。一旦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赤霉病爆发,导致籽粒内毒素超标,让无数农户损失惨重。小麦赤霉病有哪些特点,怎样防治效果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