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从“亚圣”孟子,看乱世中的思想之光

孟子出生于战国中期的邹国,作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此时家族早已失去往日的辉煌,家境趋于贫寒。他自幼丧父,与母亲仉氏相依为命 ,儿时的孟子,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而孟母深知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多次迁居,“孟母三迁

孟母 孟子 苏武 亚圣 仁政 2025-05-22 11:02  2

王格丨孟子学中的“端”喻诠释

“端”本字“耑”,为象形文字,许慎《说文解字》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清代段玉裁注:“题者,额也。人体额为最上。物之初见即其额也。古发端字作此,……《周礼》‘磬氏巳下则摩其端’,端之本义也。《左传》‘履端于始’,假‘端’为‘耑’也。”从近代

孟子 王格 四端 耿宁 周汝登 2025-05-02 23:48  3

刘佳慧:瑞恰慈的跨文化理解方法与实践——以《孟子论心》为中心

在对《孟子》进行翻译和理解的过程中,英国文论家瑞恰慈提出和运用了一系列跨文化理解方法。其要点包括用语言的四种意义去充分探索定义,告诫人们不要强行将西方的逻辑机制应用到《孟子》的解读上,重视言说者的目的,以及尝试性地使用定义和逻辑工具等。这套跨文化理解方法表现出

刘佳慧 孟子 孟子论心 论心 语义学 2025-05-15 08:15  2

曹景年:唐代“孝廉”名实考论——兼论《孟子》升经问题

关于唐代前期有无孝廉科及孝廉一词的含义,前人争议颇多。从制度层面看,常科中仅在代宗时短暂设立过孝廉科,制科也只是在唐初有过察举孝廉的行为,这说明代宗之前的科举制度中没有孝廉科存在。从文献层面看,唐人文献中的“孝廉”绝大部分都是明经的代称。孝廉本来主要考察德行,

唐代 代宗 孟子 杨绾 举孝廉 2025-05-14 15: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