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特辑】指尖点点,点出春天的颜色
清晨七点半,儿童康复科的走廊还沉浸在淡蓝色的晨光里。我推开作业治疗室的门,看见吕佳护士已经蹲在地上调试站立架。她的蓝色护士服口袋里露出半个卡通贴纸盒,发髻上别着一枚小小的草莓发卡随着头部动作轻轻摇晃——这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妈妈模样。
清晨七点半,儿童康复科的走廊还沉浸在淡蓝色的晨光里。我推开作业治疗室的门,看见吕佳护士已经蹲在地上调试站立架。她的蓝色护士服口袋里露出半个卡通贴纸盒,发髻上别着一枚小小的草莓发卡随着头部动作轻轻摇晃——这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妈妈模样。
回首过去,我已经在儿科工作了十四年了,第一次进入儿科,那是2010年4月的一天,我被人事科主任带到儿科病房,踏入儿科病房的第一步,对于每位新入职的护士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多的是挑战。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病痛、对扎针的无知和恐惧。我知道,每
清晨三点,巡视病房到60床时,看到新手妈妈小李正对着怀里的宝宝手足无措,眼眶泛红。“是不是喂奶又遇到困难了?”我快步上前,蹲下身与她平视,“别着急,我们再来试试。”我用轻柔的动作示范正确的哺乳姿势。“你看,要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就像这样...”话音未落,小家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所有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重任。每一件医疗器械,都要在这里经历严格的处理流程,才能再次投入使用。这里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危及患
五月的阳光透过儿童康复科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康复感统训练室地板上画出一圈圈金色的光晕。我抱起整理好的资料上楼,耳边传来情景互动训练室和引导室此起彼伏孩子们的笑声、叫声,还有音乐治疗发出悦耳的声响和老师们铿锵抖擞的指挥节拍。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上午,直到那个小小的
我是一名助产士,同时也是导乐师、音乐镇痛分娩指导师,还是孕妇学校的兼职讲师。曾在产房、助产士门诊工作,如今于婚检孕前门诊服务。每当这般介绍自己,心中的职业幸福感便会悄然升腾。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余载从业经历的助产士,这些丰富历程,充实了我的职业生涯。
当我第一次踏入新生儿病房,那一个个娇小脆弱的生命,宛如初绽的花蕊,轻轻触动着我的心弦,也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肩负起了无比神圣的使命。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护士,我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开启了这段充满挑战与温暖的优质护理服务之旅。
在5.12国际护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重庆大学杨教授的深情感谢信。信中不仅流淌着对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医疗经历的感恩,更饱含对护理团队人性化照护的敬意。这封信,是一位学者对医学与人文交融之美的礼赞,也是一份献给所有白衣天使的节日礼物。
序:今天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也是汶川特大地震17周年纪念日。追忆抗震救灾峥嵘岁月,感念卫生开拓创新,展望健康中国扬帆远航,成诗一首以记。
晨曦微露、朝阳初升,每一天,都是朝气蓬勃的开始。走廊里,是我们穿梭的身影;病床旁,是我们安心地守护。面对即将分娩的产妇,我们不仅是专业的护理人员,更是贴心的“心灵导师”,我们用温暖且坚定的话语鼓励着正被宫缩痛折磨着的产妇朋友们。一句“别害怕,我们一直都在”,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