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公主:“后红妆时代”的巾帼英雄,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大贡献
一提起唐朝的公主,大多数人想起的,要么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历史上唯一一个军礼下葬的女子;要么是红妆时代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她们直接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走向。
一提起唐朝的公主,大多数人想起的,要么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历史上唯一一个军礼下葬的女子;要么是红妆时代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她们直接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走向。
唐代宗李豫(726年11月11日——779年6月10日)即位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朝政与军权都被宦官把控,代宗悬权而动,用自己的手段将权力稳稳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安史之乱还没收场,唐肃宗与唐玄宗纷纷离世,宝应元年,天下局势一时风雨飘摇。宫廷里忙着选新皇帝,最终众臣推拥李豫,也叫李俶,那年他才二十八岁,唐代宗就这么登基了。看着动荡不断的朝堂,谁心里都没底,唐朝江山到底能不能延续下去?真有点悬。
虚伪者的最大特征是言辞与行动不符,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擅长用华丽的言辞博取信任,却在行动中暴露真实意图。
众所周知,鬼谷子是古时候的一位智者,留下许多至理名言,这些话既贴切又深刻地描述人生的现实。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要想生存下来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更别说取得事业的成功了。
开元盛世后,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临危受命,成功收复长安,为唐朝的延续立下汗马功劳。 据《资治通鉴》记载,郭子仪在位期间,共领兵作战数百次,胜多败少。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762-779年),是安史之乱后力挽狂澜的守成之主,却终其一生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淖,其统治时期堪称大唐由盛转衰的缩影。
唐朝中期,一场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动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到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自尽为止,持续了八年的战争成为大唐盛世的转折点。提到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仆固
您可能想不到,公元781年长安城万人空巷。85岁的白发老者躺在病榻上,满城百姓自发跪在街边,连皇帝都攥着他的手抹眼泪。这个老头一闭眼,史书留下两行字:"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唐代宗李豫(原名李俶)的登基过程是唐朝中晚期权力斗争与宦官专权交织的典型案例,其上位历程充满血腥政变与宫廷阴谋,反映了当时皇权衰微与宦官势力膨胀的复杂背景。
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朝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762年-779年)经历了唐朝的盛衰与动荡。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代宗之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本文将从李豫的生平、治国理念、主要成就以及历史评价
唐代宗李豫,大唐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凭借超凡的权谋手段,先后铲除了宦官李辅国、外戚程元振和叛将仆固怀恩三大权臣,一度重振了皇权威严。即便如此,这位雄才大略的天子依旧未能扭转大唐由盛转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