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年轻人接力“种幸福” | 正义君去哪儿·我们的土地上①
傍晚5点,落日的余晖临近消散,在贵州省湄潭县高台镇的茶青市场,却是一片熙熙攘攘。竹篓一排排摆放,嫩绿的茶叶一簇簇堆叠,空气中弥漫着茶叶被阳光炙烤后的柔软香气,人们有序排好长队,吆喝声此起彼伏,场景好不热闹。
傍晚5点,落日的余晖临近消散,在贵州省湄潭县高台镇的茶青市场,却是一片熙熙攘攘。竹篓一排排摆放,嫩绿的茶叶一簇簇堆叠,空气中弥漫着茶叶被阳光炙烤后的柔软香气,人们有序排好长队,吆喝声此起彼伏,场景好不热闹。
傍晚5点,落日的余晖临近消散,在贵州省湄潭县高台镇的茶青市场,却是一片熙熙攘攘。竹篓一排排摆放,嫩绿的茶叶一簇簇堆叠,空气中弥漫着茶叶被阳光炙烤后的柔软香气,人们有序排好长队,吆喝声此起彼伏,场景好不热闹。
遵义市湄潭县的中国茶城不仅是该县茶交易的核心枢纽,也是茶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载体。近段时间,随着茶叶大量上市,中国茶城迎来茶叶销售旺季,茶商们或进行直播带货、或忙碌于发货,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1940年,在抗日战火中西迁办学、数易其址的浙江大学师生来到贵州遵义、湄潭、永兴。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系安置在湄潭。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史迹,湄潭浙江大学旧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晨,在遵义职院茶产业实训基地,经济管理系202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罗晓玥正在专注地调试着实验室里的温控仪。玻璃器皿里,刚刚采摘的湄潭茶海鲜叶在27℃恒温中开心舒展,恰似这个23岁姑娘在职业教育沃土上的生长姿态——既有匠心的恒温坚守,又葆有青春的热烈绽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