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株邻穴”模式 平度玉米播种开启增产提效新篇
信网6月25日讯在平度市新河镇三堤西村村民崔锡民的田间地头,玉米田展现出独特的种植景象:玉米苗以四株为一组紧密相依,组与组之间相隔50厘米,组内每株间距8厘米,相邻两行玉米苗以“插空排列”的方式分布。
信网6月25日讯在平度市新河镇三堤西村村民崔锡民的田间地头,玉米田展现出独特的种植景象:玉米苗以四株为一组紧密相依,组与组之间相隔50厘米,组内每株间距8厘米,相邻两行玉米苗以“插空排列”的方式分布。
农机手提前在操作屏设置好参数,机器便沿着规划路线自动作业,匀速将玉米种子、肥料播撒进土壤,同时同步铺设滴灌带,整个播种过程高效精准。“种肥同播,每台拖拉机都有导航辅助驾驶,播得很直,利于通风。滴灌带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方便后期追肥和灌溉。三角定位种植模式比原先普
“夏播无早,越早越好”——这句在黄淮海平原隆隆麦收声中回荡的农谚,道尽了夏玉米种植的紧迫性。“玉米早播种一天,能早收五天”的俗语在夏播场景下更显尖锐。麦茬地里抢种的每一分钟,都牵系着秋收时能否避开霜冻的刀刃。这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一场与积温和秋寒赛跑的精密计算
夏玉米种下去,最晚几天必须浇水?迟了会不会不出苗?”这是萦绕在无数种植户心头的关键疑问。播种后浇水时机,直接关系到种子能否顺利破土、苗齐苗壮。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绝非一个简单的“几天”数字可以概括。科学实践告诉我们:影响玉米出苗的并非浇水的时间点,而
去年夏天多地像火炉。玉米从冒小喇叭口到吐丝授粉,头顶毒日头,脚踩干裂土。高温干旱联手作恶,害得花粉蔫了,花粉管断了。空壳!花粒!秃顶!惨象触目惊心。可今年呢?老天爷会翻去年的旧账?不可能!现在连明天的雨都说不准,谁敢预言七月热不热?光盯授粉期高温没道理。阴雨连
“三夏”期间,全市计划投入农机18万台(套)以上,其中本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3.2万台、玉米播种机3.9万台。截至6月10日18时,全市已收获小麦956.63万亩,种植玉米683.03万亩。为确保夏收夏种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多部门联动,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三
咱宿州的老乡们,种玉米的都听好了!这几天下地干活,是不是总琢磨着啥时候播种最合适?地里摸爬滚打 30 年的老师傅,今天就把压箱底的经验和科学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们听。咱就先说个吓人的数据:要是错过 6 月 16 到 25 日这个最佳播期,一亩地少说减产 2
“三夏”大忙时节即将来临,收小麦、种玉米将压茬进行。为深入挖掘玉米单产潜力,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了《2025年全省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从播种、田管到收获,细化了玉米生产各环节关键技术措施。
玉米播种以后,农户们比较关心的就是出苗问题,由于天气炎热,一些地区的农田比较干旱,田间墒情差,玉米播种以后,没有进行灌溉浇水,担心出苗不好。
家人们!刷到劝你晚种玉米的“专家”言论,千万别信! 凭啥断定高温啥时候来?老天爷的事儿,他们说了不算!
玉米播种前底肥怎么选?这6大核心要点决定全年收成!不少老乡种地就图个省事,随便撒点化肥就下种,结果苗黄秆细、棒子瘪,全是底肥没选对吃的亏!今天把老农的经验掰开揉碎了讲,照着做,保准今年多打粮!
种玉米深浅差1厘米,收成少一半!老农三招教你精准拿捏播种诀窍!咱种地的都知道,玉米播深了出苗慢,播浅了保不住墒,辛苦一季就怕白忙活!
玉米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较为适宜。但这并非绝对,需依据土壤类型、墒情、气候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以下是在农业专家的荐引下为你详细介绍:
2025年5月以来,陕西多地持续遭遇高温天气,关中平原、陕北东部及陕南河谷地区频繁出现35℃以上的高温,部分区域甚至突破40℃。西安市气象台5月21日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新城区、碑林区等地最高气温飙升至40℃以上,干热风风险等级居高不下。这种极端高温天气对夏
小麦收割如火如荼,玉米播种迫在眉睫!如何在“三夏”关键期实现小麦玉米“无缝衔接”?这篇干货满满的播种指南,手把手教你从选种到管理,轻松实现玉米高产!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高产稳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地膜覆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那么,在玉米播种时,究竟使用什么地膜效果比较好呢?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地膜类型及其特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地
一台红白相间的沃德904型种肥同播智能播种机从面前驶过,方向盘一侧的显示屏实时跳动着玉米播种数据。播种机所经之处,种子、肥料被整齐排列在播种沟内,滴灌带同步铺设完成。“这台机器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能自动规划最优路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种粮大户王立彬拍着机器介
气温回暖,春耕提速。截至5月16日,全省粮食作物已播种4420.6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82.3%。其中,玉米春播接近尾声,已播种4056.7万亩,进度达到96.6%。
气温回暖,春耕提速。截至5月16日,全省粮食作物已播种4420.6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82.3%。其中,玉米春播接近尾声,已播种4056.7万亩,进度达到96.6%。
实际操作中,播种深度需灵活调整。土壤类型是关键,黏土地墒情好,播3-4厘米防缺氧;沙土地易干旱,播5-6厘米锁水分,记住“黏浅沙深”,出苗率提升30%!墒情温度也需考虑,春播地温稳定10℃以上,低温深播防冻害,高温浅播促发芽。土壤湿度同样重要,手握成团最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