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正声 世界回响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之一,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填补了湖北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之一,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填补了湖北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之一,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填补了湖北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之一,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曾侯乙编钟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标识,近年来,其复制件频频亮相大国外交舞台, 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6亿多人通过各种渠道领略了“孔子时代的音乐”及编钟乐舞的魅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17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
1978年8月1日,在湖北随县(今随州)的一座礼堂里,好奇的人们坐得满满当当,一双双眼睛盯着舞台上那件宏大又神秘的乐器——刚出土2个多月的曾侯乙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