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之畔的京西古韵
立夏前后,万物繁茂,正是人们出游赏景的绝佳时节。明代《宛署杂记》中记载有“四月赏西湖景”,而康熙年间《宛平县志》也载:四月初一至初八,人们会前往“香山、卧佛、碧云、玉泉”游玩;初十至十八日,则会前往高梁桥、西顶游览。
立夏前后,万物繁茂,正是人们出游赏景的绝佳时节。明代《宛署杂记》中记载有“四月赏西湖景”,而康熙年间《宛平县志》也载:四月初一至初八,人们会前往“香山、卧佛、碧云、玉泉”游玩;初十至十八日,则会前往高梁桥、西顶游览。
5月10日,由武诗词楹联学会吟诵工作委员会主办,武汉女子诗社承办,荆州诗词楹联学会、孝感市诗词学会、《今古传奇》武汉工作站、湖北荆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古城古韵 吟动荆州”吟诵专场演出活动在荆州市荆街百始大舞台成功举办。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昆山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昆曲艺术团正式成立。艺术团取名“小梅花”,不仅是对自身的激励与鞭策,更寓意着梅花迎寒绽放的坚韧品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梅花”成员们在保证学业的前
当非遗绒花遇上英语解说,当锡剧唱腔融入英文演讲,汉服水袖舞出跨文化对话的优雅……5月10日至11日,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江苏省级阶段活动在苏州举行,来自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500余名高校与高中学子,以英语为媒介,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
导师通过“口传身授”再现采茶戏精髓,精细打磨学员们的声腔气韵和眼神流转,帮助学员掌握“戏韵载道”的深层表达;她专心观看学员们表演的非遗贺郎歌,反复锤炼学员们的唱腔润饰、队形编排等细节,既保留“一唱三叹”的传统韵律,又注入时代精神,让非遗真正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