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湖心讲堂郑州开讲 施一公等专家畅聊人工智能 “个人的感受不能被机器取代”

3月29日,暮春的郑州刚经历一场倒春寒,室外春寒料峭。黄河迎宾馆会议中心,西湖大学湖心讲堂跨越900公里,首次走出杭州,在中原大地播撒科学与艺术的种子。公开课现场座无虚席,求知的热情“点燃”整个会场,一场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奏正在上演。

人工智能 郑州 施一公 周海宏 湖心讲堂 2025-03-31 07:22  1

大数据时代,青年何以立足未来

足不出户就能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世界的千姿百态,动动手指就能让美食和生活用品送上家门,寥寥数语就能号令AI生成大段所需内容……数字技术的浪潮席卷而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性,却也在悄然间为这种便利性设下限制:离开了数字技术,社交、出行、购物、获取信息都成了

青年 大数据 施一公 刘璇 张翼 2025-03-28 15:22  1

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青年学生聚焦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如何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也许过几年人工智能会成为一门通识课。他认为,每一个青年学生更应该关注最基础的

人工智能 青年 委员 施一公 全国政协 2025-03-09 18:31  4

施一公:“起跑线”重要吗?

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在这两个群体里,近年来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仅用于指代学生学习和基础教育,也常用来描述成年人的奋斗,不论是求职还是完成任务。

起跑线 施一公 柴继杰 2025-02-07 06:45  7

施一公、颜宁等 6 位院士的年终总结曝光:一年发文约 130 篇,被引 6600 余次

今年,学霸君报道了很多院士的新闻和学术成果,后台也收到了很多读者私信,那就是想看院士的年终盘点。今天,学霸君就再带大家看看施一公、颜宁、林圣彩、葛均波、高福、曹雪涛这 6 位院士的年终盘点,借此记录他们在过去的一年奋力向前为科研圈带来新成果,鼓舞咱们普通科研人

院士 颜宁 施一公 2025-01-28 12:00  7

施一公、颜宁等 6 位院士的年终总结曝光:一年发文约 130 篇

今年,学霸君报道了很多院士的新闻和学术成果,后台也收到了很多读者私信,那就是想看院士的年终盘点。今天,学霸君就再带大家看看施一公、颜宁、林圣彩、葛均波、高福、曹雪涛这 6 位院士的年终盘点,借此记录他们在过去的一年奋力向前为科研圈带来新成果,鼓舞咱们普通科研人

院士 颜宁 施一公 2025-01-27 21:54  4

中国AI泰斗潘云鹤联手生命科学巨擘施一公,杭州这波操作要上天!

大消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潘云鹤院士,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巨擘”施一公院士,同时选择杭州,担任一个神秘“智囊团”的“双主任”!一个是中国AI的领军人物,一个是享誉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这两位“神仙”级人物的联手,将给杭州带来怎样的巨变?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

生命科学 施一公 潘云鹤 2025-01-26 10:59  7

施一公丨我们的SCI论文给谁看?肥水外流严重

北京工业大学刘彩娥研究员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发表论文称:10年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面上项目经费总额为8,075,650万元,根据基金委的年度报告,科研成果产出的主要形式为:国际会议邀请报告、国内会议邀请报告、国际期刊论文、国内期刊论文、专著、发明专利

sci sci论文 施一公 2025-01-20 14:31  9

施一公:试答钱学森之问

题记:钱学森曾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多年来,钱学森之问牵动着方方面面的思考。在此,我想用这篇心得作为对钱学森之问的回复。

钱学森 施一公 分泌酶 2025-01-18 07: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