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俄乌特别军事行动及相关动态综述
区域推进:俄军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ДНР)取得积极进展,部队已接近克拉斯诺亚米耶茨克(Покровск)。无人机事件:在特别军事行动(СВО)中,记录到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阵地附近有使用“海莲娜”无人机的情况。战术借鉴:军事博主尤里·波多亚科指出,“中央”集
区域推进:俄军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ДНР)取得积极进展,部队已接近克拉斯诺亚米耶茨克(Покровск)。无人机事件:在特别军事行动(СВО)中,记录到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阵地附近有使用“海莲娜”无人机的情况。战术借鉴:军事博主尤里·波多亚科指出,“中央”集
中东局势宛如惊涛骇浪,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战火从6月13日点燃后,便愈烧愈烈。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多轮激烈的空袭与反击,让整个地区都陷入了极度紧张的氛围之中。而在21日,局势迎来了重大转折,美军的强势介入使得冲突进一步升级,原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特朗普纠结了两天之后,到底还是宣布“打了打了”。北京时间6月22日拂晓、也就是德黑兰时间6月22日凌晨2时许,美国空军出动B-2隐身战略轰炸机,对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纳坦兹核设施和伊斯法罕核设施,展开了战略打击,整个空袭行动持续了约半个小时。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在X平台发帖称,“截至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关于停火或停止军事行动的‘协议’”。“只要以色列政权在德黑兰时间凌晨4点之前停止对伊朗人民的非法侵略,我们无意在此之后继续回击”。 “关于停止军事行动的最终决定将在稍后做出”。
近日,伊朗方面宣称,在以色列导弹袭击其核设施之前,所有核材料已被转移至 “安全地点”。伊朗指挥官莫森・礼萨伊周四表示,以色列袭击了纳坦兹、伊斯法罕、汉达卜和阿拉克,但这些地方此前已完成人员疏散,所有材料都已妥善转移。自上周五以来,以色列持续对伊朗发动导弹袭击,
伊以冲突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态度,那么美国国内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特朗普的军事行动?美国会不会再次对伊朗进行打击?美国会不会在中东越陷越深?今天《夜观天下》请来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沈予加,和大家聊一聊。
BBC喜欢将自己定位为全球新闻业的黄金标准。但当其报道一再放大权势者的声音,同时压制那些面临灭绝的人群时,它便不再是中立的观察者。报告最后总结道
万斯在周日播出的 ABC 新闻《本周》采访中表示:“我认为总统已明确表示,我们无意卷入中东的长期冲突。”在回应特朗普支持者对干预行动的不安时,万斯补充道:“但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和平?我们认为,实现和平的方式是通过实力。”副总统称,政府的行动是专注且具有战略性的
24小时,中东变天了。时间像个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前进,但这一天里发生的事儿,简直让全世界的政治观察家们眼珠子都快黏在地图上了。
所谓“海上街溜子”,常被用来戏称我国的815型电子侦察船。这类侦察船凭借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对一定范围内的雷达、通信等信号进行收集与分析,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掌握周边动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往在西太平洋地区,当美日等国举行军事演习时,815型电子侦察船的
据每日邮报6月20日消息证实,伊朗指挥官穆赫辛·雷扎伊6月19日(周四)在伊朗国家电视台上透露:“以色列袭击了纳坦兹、伊斯法罕、汗德卜和阿拉克,但那些地方早已被清空。所有核材料都已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过去一周,乌克兰境内爆炸事件频发,几乎每日都有爆炸发生。这些袭击是对布良斯克和库尔斯克地区恐怖主义袭击的回应。破坏者炸毁桥梁,造成平民伤亡。调查显示,爆炸装置采用远程控制单元,且炸弹为乌克兰制造。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6月12日电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News)援引美国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以色列已完全准备好在伊朗发动军事行动。该报道称:“美国官员获悉,以色列已完全准备好在伊朗发动军事行动。”同时,消息人士指出,华盛顿预计
最近国际新闻的头条,几乎全被俄乌局势占满了!原本还盼着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谈,结果局势却像脱缰的野马,朝着愈发紧张的方向狂奔。各种冲突、对峙不断上演,美国、北约也纷纷下场,这局势,简直比悬疑剧还精彩!
他们不一定亲手做坏事,却整天忙着给恶行找借口。为了让“恶”听起来不那么刺耳,他们发明一堆新名词。就像“战争”非得叫“特别军事行动”,“掠夺”成了“资源优化配置”,“压迫”美其名曰“维持社会稳定”。
截止2025年6月10日,俄特别军事行动(或叫“俄乌冲突”,或叫“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1204天,世界“老大”率领小兄弟(包括北约、欧盟、G7成员)或重或轻地参与其中。虽然交战双方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都没有一个准确数字(网上公开的都是别人猜测的),但从交战的
谁也没想到,那个号称世界军事第二的强国,居然在这场战争中耗了3年多时间。还记得2008年俄打格鲁吉亚的时候,只用了5天时间就打服了对方,以至于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这两个地方至今都在俄军手里,格鲁吉亚啥也不敢说。
英国首相斯塔默于5日下午在唐宁街首相府会见了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近日,美国知名电视新闻主播比尔·奥赖利在访问中国并与中方接触后回到美国,声称自己在6月2日,已经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关于中美情况的简报,历时2个小时。
最近几周,英国、荷兰和法国开始考虑对以色列采取此类措施,以帮助结束这场持续了20个月的冲突。战火摧毁了加沙的大部分地区,并引发了国际援助机构所说的饥荒危机。德国的立场转变最令人意外,它一贯认为保护以色列是二战大屠杀后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