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固态电解质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固有安全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界面不稳定性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核心挑战之一,特别是锂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化学和机械不稳定性。目前主流的固态电解质,如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在与锂金属接触时,往往面临界面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固有安全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然而,界面不稳定性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核心挑战之一,特别是锂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化学和机械不稳定性。目前主流的固态电解质,如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在与锂金属接触时,往往面临界面
构建多原子催化剂是克服单原子催化局限性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如何合理设计高效的多原子催化剂并准确识别其活性位点仍然是一个挑战。其中,三原子催化剂(TACs)具有超越普通单原子(SA)和双原子(DC)催化剂活性的潜力。然而,TACs的合理设计和构建还具有挑战性
基于此,2024年11月12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孙学良院士/李晓娜副教授、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固态电池研究中心梁剑文在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题为《Oxychloride Polyanion Clustered Solid-St
随着全固态电池(ASSBs)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特别关注开发各种固态电解质(SSEs)和合成策略,成功开发出具有非常高离子导电性的SSEs。与最常见和研究最深入的SSEs如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相比,卤化物SSEs在ASSBs中的引入标志着电池行业的一个重要战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进步需要在固态电解质(SSE)方面取得突破,以抑制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3 mAh cm-2)下的锂枝晶生长,并在晶体结构、离子电导率和刚性等方面实现创新。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进步需要在固态电解质(SSE)方面取得突破,以抑制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3 mAh cm⁻²)下的锂枝晶生长,并在晶体结构、离子电导率和刚性等方面实现创新。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进步需要在固态电解质(SSE)方面取得突破,以抑制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3 mAh cm-2)下的锂枝晶生长,并在晶体结构、离子电导率和刚性等方面实现创新。
院士 naturenanotechnology 孙学良 2024-11-28 17:46 9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进步需要在固态电解质(SSE)方面取得突破,以抑制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3 mAh cm⁻²)下的锂枝晶生长,并在晶体结构、离子电导率和刚性等方面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