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更多国际科学前沿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速
当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速。今年以来,多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环境监测等多个前沿领域,将在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速。今年以来,多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环境监测等多个前沿领域,将在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站在高能光子源(HEPS)前,旁边是杨富贵,该光子源位于北京怀柔区,距中国首都中心以北约 50 公里。HEPS 不仅仅是一个同步加速器光源。今年晚些时候启用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同类设施。这台巨型装置的建造始于 2019 年,对于负责设计该机器光束线的物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的重大成果发布环节,十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这些成果涵盖了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大科技成果发布首次展示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
今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及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实现60MW/600MWh规模,AI技术应用成果尤为亮眼。例如,小米与国家级实验室合作开发的“泰坦合金”材
1:最近,甘肃酒泉的一个300兆瓦的大项目,就是人工硐室压缩储能项目,它的发电机定子装好了。这个定子长9.5米,重270吨,现在已经稳稳地放在了基座上。这意味着项目开始装设备了。这个项目用的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就是靠压缩和释放空气来储能。它用了很多世界领先的技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的重大成果发布环节,十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这些成果涵盖了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大科技成果发布首次展示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的重大成果发布环节,十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这些成果涵盖了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大科技成果发布首次展示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
领略大千世界的美景,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想要探秘纳米级分辨率的分子世界,则需要“巨型显微镜”来帮忙。对分子微观世界的认知,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为关键的是,它能让我们在分子结构设计中施展各种奇思妙想,进而实现千变万化的材料功能,造福人类。
领略大千世界的美景,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么想要探秘纳米级分辨率的分子世界,则需要“巨型显微镜”来帮忙。对分子微观世界的认知,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为关键的是,它能让我们在分子结构设计中施展各种奇思妙想,进而实现千变万化的材料功能,造福人类。
近期,在伦敦大学学院机械工程系材料、结构与制造研究组(MSMaH)主导下,由英、美、加、中四个国家顶尖科研单位合作完成的一项工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占地约600亩,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包含主体建筑、能源中心,以及测试楼、服务楼等配套建筑。其中,主体建筑是开展光学科学试验的重要载体,主要分为250米直线加速隧道、100米输运线隧道、周长480米的电子储存环隧道、
在物质的微观结构中,原子和分子的距离正好落在 X 射线的波长范围内,所以物质对 X 射线的散射、衍射和吸收等等能够传递极为丰富的微观结构信息,因此,X 射线被视为探测物质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